文档介绍:_教育理论学习总结
[模版仅供参考,切勿通篇使用]
教育理论学习总结范文1:
最近一段时间学习了杨九俊先生主编的新课程教学问题与解决丛书《说课、听课与评课》一书,收获颇丰,对如何说课、如何听课、如何评课从理论和实践方面都有了系统的认识和学习,而且经过前半段青年教师研修班的学习,我们也相应的进行了听课、评课和说课的学习和训练,再加上对本书的研读,从理论和实践方面都有了进一步的提高。
《说课、听课与评课》一书共分为五章,第一章是介绍说课、听课、评课的相关理论,背景、平台和桥梁,第二、三、四章分别介绍了说课、听课、评课,第五章为案例精选,通过具体的案例分析,来对前三章的理论知识进行评析和检验。
青年教师研修班前一阶段进行了说课比赛,当时只是从实践方面操作,本书从说课理念、说课内容、说课评价、说课形式四方面对说课进行详细解说。
研读完这一部分内容,我首先明确了说课和备课、上课的关系,既有相同点又有不同点。
无论是备课还是说课,其目。
的都是为上课服务,都属于课前的一种准备活动,但是说课和备课在内涵、对象、目的、要求方面存在差别,尤其在两者的要求方面,必须要牢记:备课一般只要写出教什么、怎么教就可以了,而无须说明为什么要这么教。
而说课就不一样,教师不仅要说出教什么、怎样教,还要从理论角度阐述为什么这样教,要说出为什么,这就需要教师加强理论方面的学习。
关于说课的内容,包括说教材、说目标、说学情、说教法、说教学程序五部分,其中对于说学情,由于刚刚从教,对学生的学情掌握情况很不好,本书对这一方面介绍的很详细,学情应关注以下三方面的内容:已有知识经验、学习方法和技巧、个性发展和群体方面提高,并举出了具体的案例,通过学习,就可以明白想要很好的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应该总哪些方面着手,而且也可以借鉴书中的案例来分析本班学生的学情情况,使教学效果更加实用有效。
说课形式,即分享教学技术的经典智慧。
本书主要介绍了三种说课形式:预设验证型说课,及时反思型说课,普适推广型说课。
其中,对于现阶段的我来说,及时反思型说课最重要。
对于一名新教师,当完成每一次教学活动后,总会有各种各样的体会和收获,有的是成功后的喜悦,有的是失败后的沮丧,但更多的是对教学不足之处的惋惜。
吾日三省乎吾身,则智明而行无过矣。
反思说课的成功和失败之处,虚心听取各位老师的意见,争取每天进步一点点!
听课是教学生涯的一项最重要的活动,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在听课中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
如何听课,怎样才算真正的听课,在研读了这本书以后,有了深层的了解。
听课具有目的性、主观性、选择性、指导性,理论性和情境性。
听课不仅使复杂的脑力劳动,而且是一种方法和技能。
听课主要有检查型听课、评比型听课、观摩型听课和调研型听课。
任何听课都是一个主动或被动的学习过程,但是在观摩类型的听课活动中,学习性 的特点最突出。
听课者的学习目的是非常明确的。
有位中学老师说:“我听完一堂好课,常有这样的体会:就如深山挖宝,心头甜滋滋的,讲课者的思想激情、艺术魅力,给我留下了长远的记忆。
有时即使是不理想的课,某一方面也会有深刻的启示。
对于新教师来讲,参加最多的应该是观摩型听课,对于提升自己有很大的帮助。
在观摩型听课课堂中,我应该态度端正,要虚心,要认真仔细地、全身贯注地去听和看,要认真的记录。
即使课上的有争议,也可以从中知道差的原因以便自己在今后的教学活动中避免这些情况的出现。
要认真仔细的记录有特色,有创新的地方。
听课者在听课过程中共要特别将与众不同的地方记录下来,可能是教学方法、教学设计、教材处理、教学手段等宏观方面、有时候可能是一个手势、一个眼神、一句话等微观的方面。
对于自己的课堂,也可以在这些方面有所创新。
每一节课都有自己创新的地方,日积月累,就会有非常巨大的收获。
要将观摩课与自己的课进行认真的比较。
比较方法是学习和提高自己的有效方法。
在听课中,我们可以比较思考一些问题,比如他为什么要这样处理教材、这个问题为什么可以那样理解、这样提出的问题好不好、学生在这个地方为什么会出现学习困等,这时候思考问题的角度要尽可能小,要与自己的教学结合起来思考,并记录下来,此时的思考往往是创新的火花、自我提高的关键。
听完课后,要整理听课记录,对有关的记录应结合自己的教学进行比较性的思考,比较一下自己如果上这届课会怎样,会是个什么样的结果?有哪些东西是值得自己学习的,自己的课有哪些不足和需要改进的地方?从而在比较中学习和借鉴别人的经验,改进和提高自己的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