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梦溪笔谈-官政二(3)全文
三公宰相王钦若
【原文】
真宗皇帝南衙日,开封府十七县皆以岁旱放税,即有飞语①闻 上,欲有所中伤。太宗不悦。御史探上意,皆露章言开封府放税过实, 有旨下京东、西两路诸州选官覆按。内亳州当按太康、成平两县。是 时曾会知亳州,王冀公在幕下,曾爱其识度,常以公相期之。至是遣 冀公行,仍戒之曰: 此行所系事体不轻,不宜小有高下。 冀公至两 邑,按行甚详。其余抗言放税过多,追收所税物,而冀公独乞全放, 人皆危之。明年,真宗即位。首擢②冀公为右正言,仍谓辅臣日:当 此之时,朕亦自危惧。钦若小官,敢独为百姓伸理,此大臣节也。自 后进用超越,卒至入相。
【注释】
①飞语:蜚语,指无根据的话。
②擢:提拔。
【译文】
真宗皇帝任开封府尹时,开封府十七个县都因为当年干旱而减 免了租税,当即就有流言飞语传到太宗皇帝的耳朵里,想中伤真宗。 太宗不高兴。御史们观察出皇上的心意,就都上书批评说开封府减免 租税太过头,皇上下旨让京东、西两路各州选派官员去复查。其中亳
州应当复查太康、成平两个县,当时曾会任亳州知州,王钦若是他的 幕僚。曾会欣赏王钦若的学识、涵养,常常认为他将来会做到三公宰 相。这次曾会就派遣王钦若前往,并且叮嘱他说: 此行关系重大,
不能有丝毫差错。 王钦若到了那两个县,寻访调查非常仔细。其余 地方的官员都危言租税减免过多, 要求追缴应缴纳的租税,而唯独王 钦若请求将租税全免,人们都认为他这么做很危险。第二年,真宗即 位,首先提拔王钦若为右正言,并且对辅政的大臣说: 在那个时候,
朕自己也恐惧不安。钦若一名小官,却敢于独自为百姓伸张正义,这 是大臣才有的气节。 从此以后,王钦若被破格提拔任用,最终做到 了宰相。
吏无常禄
【原文】
天下吏人①,素②无常禄③,唯以受财④为生,往往致富者。 熙宁⑤三年,始制⑥天下吏禄,而设重法以绝请托之弊。是岁,京师 ⑦诸司岁支吏禄钱三千八百三十四贯二百五十四。 岁岁增广,至熙宁 八年,岁支三十七万一千五百三十三贯一百七十八。自后增损不常, 皆不过此数。京师旧有禄者,及天下⑧吏禄,皆不预⑨此数。
【注释】
①吏人:文中泛指一般官员。吏: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