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7
文档名称:

年龄的称谓.doc

格式:doc   页数:1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年龄的称谓.doc

上传人:xxj16588 2016/6/17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年龄的称谓.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年龄称谓 13、4岁豆蔻 20岁( 弱冠) 30岁( 而立之年) 40岁( 不惑) 50岁( 知天命) 60岁花甲 70岁古稀 80岁( 杖朝之年) 90岁( 耄耋) 襁褓:不满周岁。孩提:两至三岁。始龀、韶年:男孩八岁。总角:幼年泛称。垂髻之年:指儿童。黄口:十岁以下。幼学:十岁。舞勺之年:十三至十五岁志学:十五岁。舞象之年: 十五至二十岁。弱冠: 二十岁。而立之年: 三十岁。不惑之年: 四十岁。知天命、知非之年: 五十岁。耳顺、花甲之年:六十岁。古稀之年:七十岁。杖朝之年:八十岁。耄耋:八十、九十岁。期颐:百岁之人。始龀、髫年:女孩七岁。金钗之年:女孩十二岁豆蔻年华: 女子十三岁及笄: 女子十五岁。碧玉年华、破瓜之年:女子十六岁。桃李年华:女子二十岁。花信年华:女子二十四岁。标梅之年:出嫁初生:婴儿;一说婴为女,男则为孩。婴同膺,膺为胸,是指初生儿要抱在胸前喂哺。“嫛婗”:初生婴儿。汤饼之期: 婴儿出生三朝, 称为“汤饼之期”。语出刘禹锡《送张盥诗》。“满月”: 婴儿出生满一个月称为“满月”, 也叫“弥月”或“诞月”。弥是满的意思, 所以弥月即满月。诞月来自《诗经?大雅?生民》第二章的首句: “诞弥厥月。”这一章是写后稷诞日的情况的。诞是发语词, “弥厥月”是说满了怀孕应用的月数,后来就用“诞月”指出生满月。如苏轼《贺坤成节表》: “恭临诞月,仰祝圣期。”“晬”: 小儿满月、满一百日或满一岁都称为“晬”。因为晬是满一周期的意思。满百日称“百晬”, 满一岁称“周晬”。百晬、周晬本指一种风俗, 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育子》中曾有记述:“生子百日, 置会, 谓之百晬;至来岁生日,谓之周晬。”《颜氏家训?风操》中也说:江南风俗,儿女一周年时为其制新衣,洗浴装饰, “男则用弓矢纸笔,女则用刀尺针缕并加饮食之物及珍宝服玩,置之儿前,观其发意所取,以验贪廉愚智, 名之为试儿。”这种****俗也称为试晬或抓周。因此,“百晬”和“周晬”也成为百日和周岁的别称。宋代人吴自牧《梦梁录?育子》:“( 生子) 至来岁得周名曰周晬。”李商隐《骄儿》诗:“文葆未周晬, 固已知六七。”不满一周岁称“未晬”。如陆游《山村经行因施药》诗之一: “曩日见公孙未晬,如今已解牧鸡豚。”曩日即昔日。襁褓:不满周岁。“旬岁”: 指小儿周岁。周岁还称为“旬岁”, 旬也是满的意思, 所以旬岁即满一岁。因“周”与“环”同意, 古人又将满一岁称为“环岁”。初度: 指小儿周岁。语出清代文学家程允升《幼学故事琼林》。后来亦泛指生日为“初度”,如六十岁生日称为“六十初度”。孩提: 幼儿时期。小孩二三岁称“孩提”或“孩抱”。《孟子?尽心上》: “孩提之意, 无不知爱其亲也。”赵歧注:“孩提, 二三岁之间, 在襁褓知孩笑,可提抱者也。”《汉书?王莽传上》: “百岁之母,孩提之子,同时断斩,悬头竿杪。”《后汉书?李善传》: “(李续)虽在孩抱,奉之不异长君。”鸠车之戏:五岁儿童。明代王志坚《表异录?人事》说: “小儿五岁曰鸠车之戏,七岁曰竹马之游,又抚尘而游。”晋代张华《博物志》说: “小儿五岁曰鸠车之戏, 七岁曰竹马之戏。”鸠车是古代一种儿童玩具, 抚尘是堆沙之类的游戏。这是用儿童爱作游戏的特点代指年龄。竹马之游、抚尘而游:七岁儿童。七岁, 换牙之期, 称悼、龆龀、毁齿。另有冲龄、孩提、总角, 角是孩子头上扎的小髻。十岁,古称“幼学”之年,典出《礼记· 曲礼》上: “人生十年曰幼, 学。”髫年:女孩 7 岁。龆年:男孩 8 岁。总角、黄口、黄童:指童年。“角”指古时儿童头上的小髻,故名。语出《诗经》,如《诗· 卫风·氓》“总角之宴”,又《齐风· 甫田》“总角兮”。以后称童年为“总角”。陶潜《荣木》诗序: “总角闻道,白首无成。”也叫“黄口”或“黄童”,雏鸟黄口,用来比喻人的年少, 故名。《淮南子·氾论训》:“古之伐国, 不杀黄口。”韩愈《元和圣德》诗: “黄童白叟,踊跃欢呼。”垂髫:指童年。古时童子未冠,头发下垂,因而以“垂髫”代指童年。潘岳《藉田赋》: “被褐振裾,垂髫总发。”“髫童”、“毁齿”: 儿童,叫“髫童”或“毁齿”。“髫”是下垂的头发, 古时儿童未冠, 头发下垂, 所以叫髫童。又儿童到七八岁时乳齿脱落, 更生新齿, 所以又叫毁齿。柳宗元《南岳云峰寺和尚碑》:“元臣硕老, 稽首受教; 髫童毁齿, 踊跃执役。”又合起来称“髫龀”(龀, 换齿) 。明·焦竑《玉堂丛语》,卷之七: “方孝孺髫龀已善属文。”悼、龆龀: 指儿童。女孩 7岁, 男孩 8岁。语出《韩诗外传》卷一:“男八月生齿, 八岁而龆齿……。女七月生齿, 七岁而龀齿……”。古时说男孩生下八个月生牙, 八岁换牙, 女孩七个月生牙, 七岁换牙, 所以八岁称“龆齿”, 七八岁称“龆龄”。(龆, tiáo 音条, 是换牙的意思。) 唐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