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2
文档名称:

毕业论文--浅谈小学古诗朗读教学.doc

格式:doc   大小:80KB   页数:22页
该资料是网友上传,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请放心下载。
点击预览全文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毕业论文--浅谈小学古诗朗读教学.doc

上传人:小雄 2021/7/15 文件大小:8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毕业论文--浅谈小学古诗朗读教学.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广播电视大学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和开放教育试点
毕业论文
题 目 浅谈小学古诗朗读教学
学生姓名 薛圣清 学号 1251201215935
入学时间 2022春 专业
指导教师
试点单位
重庆广播电视大学
2023年口月5日
材料目录
指导任务书 (1 )
扌旨导记录表 (2 )
写作提纲 (3 )
论文提要 (4 )
论文正文 (5 )
参考文献 (6 )
指导教师情况及评语 (7 )
& 答辩记录表 (8 )
(9 )
毕业设计(论文)指导任务书
毕业论文题目 浅谈小学古诗朗读教学
学生姓名 专 业 汉语言文学专业
指导教师 职 称
毕业论文(设计)的内容及要求:
(可附另页)
选题应以所学专业课的内容为主,不应脱离法学专业范围,要有一定的综合性,具有 一定的深度和广度,避免选择已经完全得到解决的常识性问题,鼓励选择同本单位、本行业的 律师发展密切相关的现实问题,鼓励解决实际问题。
分析、研究问题的方法和思路应基本恰当,能够运用所学专业基础理论和知识展开, 分析和解决问题
论文的观点正确,材料充分,数据可靠,论证比较有力,逻辑性比较强,结构完整, 格式规范,文字材料所必需的附件基本齐全。

毕业论文写作进度计划:
1、 期限:自2013 年 9月 10 日起至 2013 年 11 月 10 日
2、 具体进度安排:
时间
完成内容

定选题方向、确定选题,查阅和收集资料,拟定论文写作提纲。

写出论文初稿。

反复修改论文,完成论文第二、三搞。

论文定稿,并提交论文。
毕业设计(论文)教师指导记录表

第一次指导
第二次指导
第三次指导 箔
八四次指导
第五次指导
重庆广播电视大学 试点单位 重庆广播电视大学
指导教师
内容提要 1
一、 引言 2
二、 明确朗读的作用 2
(一) 朗读是语言和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 2
(二) 古诗教学中要明确朗读的作用 3
三、 注意朗读的语调 3
(一) 语调的含义 3
(二) 古诗教学如何注意朗读语调的变化 4
四、 讲究朗读的速度 4
(一) 朗读速度产生的原因 4
(二) 古诗教学中如何讲究朗读速度的变化 4
五、 突出朗读的停顿 4
(一) 朗读停顿产生的原因 4
(二) 古诗教学中如何突出朗读的停顿 5
六、 分辨朗读时的重音 5
(一) 何为朗读时的重音及其产生的原因 5
(二) 古诗教学中如何辨别朗读时的重音 6
七、 展开想象、读出诗境 6
(一) 古诗朗读时应放开想象的翅膀 6
(二) 古诗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入情入境 7
写作提纲
—、引言
二、 明确朗读的作用
1、 朗读是语言和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
2、 古诗教学中要明确朗读的作用
三、 注意朗读的语调
1、 语调的含义
2、 古诗教学中如何注意朗读语调的变化
四、 讲究朗读的速度
1、 朗读速度产生的原因
2、 古诗教学中如何讲究朗读速度的变化
五、 突出朗读的停顿
1、 朗读停顿产生的原因
2、 古诗教学中如何突出朗读的停顿
六、 分辨朗读时的重音
1、 何为朗读时的重音及其产生的原因
2、 古诗教学中如何辨别朗读时的重音
七、 展开想象、读出诗境
1、 古诗朗读时应放开想象的翅膀
2、 古诗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入情入境
论文提要
俗语道:“熟读唐诗二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二分讲,七分读”。这种以读代讲的语文教育, 千百年来培育了我们民族一代又一代的文人骚客,哺育了我们生生不息、铿锵裂帛的民族精神,值 得我们从中汲取宝贵财富。
诗歌有一定的格律,富有节奏感,富有咅乐美,通过声咅显示出咅乐旋律的和谐美和语言的形 式美,生动有力地再现诗歌的思想内容,体味古诗的情感,产生一种强烈的艺术感染力,给人一种 美的享受。古代教育家孔了说:“不学诗,无以言。”诗言志,诗传情,古诗凝练,魅力无穷。
诗歌教学不仅要授之以鱼,更要授之以渔。所以在教学时既要给学生讲明为什么要朗读,还得 使其掌握朗读的技巧。学生只有在掌握了朗读的技巧后,才会喜欢朗读并逐步爱上朗读,最终获得 朗读技能。
总之,我们在平时的诗歌教学中,要注意让学生多读、多练、多动于、多体会、多积累。只要 循序渐进,持之以恒,学生定能从朗读逐渐中感受到诗歌的音乐美、语言美和形式美。让他们真正 体会到祖国古代文化的优美并爱上我国悠久的历史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