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日本的马拉松运动员山田本一分解大目标为一个个小目标山田本一是日本八十年代的一名马拉松运动员,以下是他的故事。 1984 年,在东京国际马拉松邀请赛中,名不见经传的日本选手山田本一出人意料地夺得了世界冠军,当记者问他凭什么取得如此惊人的成绩时,他说了这么一句话: “凭智慧战胜对手。”当时许多人都认为,这个偶然跑在前面的矮个子选手是故弄玄虚。马拉松是体力和耐力的运动,只要身体素质好又有耐性就有望夺冠,爆发力和速度都在其次,说用智慧取胜,确实有点勉强。两年后, 在意大利国际马拉松邀请赛上, 山田本一又获得了冠军。有记者问他:“上次在你的国家比赛, 你获得了世界冠军, 这一次远征米兰, 又压倒所有的对手取得第一名, 你能谈一谈经验吗? ”山田本一性情木讷, 不善言谈, 回答记者的仍是上次那句让人摸不着头脑的话:“用智慧战胜对手。”这回记者在报纸上没再挖苦他,只是对他所谓的智慧迷惑不解。十年后,这个谜团终于被解开了,山田本一在他的自传中这么说: “每次比赛之前,我都要乘车把比赛的线路仔细看一遍, 并把沿途比较醒目的标志画下来, 比如第一个标志是银行, 第二个标志是一棵大树, 第三个标志是一座红房子, 这样一直画到赛程的终点。比赛开始后, 我就以百米冲刺的速度奋力向第一个目标冲去, 等到达第一个目标, 我又以同样的速度向第二个目标冲去。四十几公里的赛程,就被我分解成这么几个小目标轻松地跑完了。起初,我并不懂这样的道理,常常把我的目标定在 40 公里以外终点的那面旗帜上,结果我跑到十几公里时就疲惫不堪了。我被前面那段遥远的路程给吓倒了。第1个故事:猎人的目标父亲带着三个儿子到草原上猎杀野兔。在到达目的地,一切准备得当,开始行动之前,父亲向三个儿子提出了一个问题: “你看到了什么呢? ”老大回答道:“我看到了我们手里的猎枪、在草原上奔跑的野兔、还有一望无际的草原。”父亲摇摇头说: “不对。”老二的回答是:“我看到了爸爸、大哥、弟弟、猎枪、野兔,还有茫茫无际的草原。”父亲又摇摇头说: “不对。”而老三的回答只有一句话:“我只看到了野兔。”这时父亲才说:“你答对了。”有了明确的目标,才会为行动指出正确的方向,才会在实现目标的道路上少走弯路。事实上,漫无目标,或目标过多,都会阻碍我们前进,要实现自己的心中所想,如果不切实际,最终可能是一事无成。第2个故事:一个心理学家的试验某天,一个心理学家做了这样一个实验: 他组织三组人,让他们分别向着 10公里以外的三个村子进发。第一组的人既不知道村庄的名字,也不知道路程有多远,只告诉他们跟着向导走就行了。刚走出两三公里,就开始有人叫苦;走到一半的时候,有人几乎愤怒了, 他们抱怨为什么要走这么远,,何时才能走到头,有人甚至坐在路边不愿走了; 越往后,他们的情绪就越低落。第二组的人知道村庄的名字和路程有多远,但路边没有里程碑,只能凭经验来估计行程的时间和距离。走到一半的时候,大多数人想知道已经走了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