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西气东输 南水北调 对环境的影响
20095485 城市管理1班 刘俐
1
西气东输线路示意图
上海
轮南
塔里木盆地
长江中下游平原
河西走廊
宁夏
平原
黄土
高原
华北平原
2
输气管道全长4200千米
管道干线途径9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66个县市
、地貌、地质条件最复杂 管道经过沙漠、戈壁、山区、丘陵、平原、盆地、黄土高原、江南水网、大江大河和大量农田等,集中国地貌之大成
管道年输气量120亿立方米,可使我国天然气产量增加50%,%提高到3%
工程总投资为1 460多亿人民币,其中管道工程投资为456多亿元
管道穿越黄河3次,穿越长江、淮河各1次,另外还穿越其他大型河流10余次
西气东输工程创造的中国管道之最
3
开采成本低
储存、运输方便
价格便宜
清洁
使用方便
燃烧效率高
比较价格低
使用不方便
燃烧效率低
废气、废渣排放量大
开采、运输难度大
技术要求高
投资大,回收周期长
煤炭和天然气作为能源的比较
煤炭
天然气
优点
缺点
4
对东部地区发展的影响
(1)缓解东部地区能源紧缺的状况,优化东部地区的能源消费结构
(2)改善城市大气环境,提高居民生活质量
(3)促进能源生产,轻重工业的结构调整
(4)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5
对东部地区主要是缓解能源紧张,调整能源消费结构,降低污染,促进经济发展和环境改善 对西部减少砍伐柴薪带来的环境的压力,保护环境,其次还可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如增加就业岗位等,是资源优势转换为经济来源
对环境的影响
改善东部地区大气质量,缓解沿线地区因能源问题而造
成的环境压力
利用天然气作为燃料,几乎不产生二氧化硫、
粉尘等污染物质,可减少氮氧化物和二氧化
碳排放量
6
有利影响:促使沿线能源结构优化的实现,缓解因砍伐森林,破坏植被带来的压力,改变以煤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提高清洁能源的使用比例,有效改善大气环境,提高生活质量。
不利影响:输气管道线路长,规模大,施工方式多样,途经地区地貌类型复杂,植被稀疏,生态环境较为脆弱
7
南水北调对环境的影响
南水北调工程规模巨大,社会、经济、环境效益显著。有利影响主要在供水区,不利影响主要在水源区。长江多年平均径流量9513亿m3,调出水量占4~5%,从长江总体来讲,调水的影响很小。但从局部来看,调水对调出点区有一定的影响,需要采取措施,减少其影响。
8
东线调水的影响
东线调水的影响    1、东线工程规划调水总规模为800~1000m3/s,年调水量150亿m3左右,%%,比重都很小,对引水口以下长江的水位、河道冲淤变化和长江口的拦门沙,不会有大的影响,遇长江枯水,可通过调度管理予以减免。如果东、中、西三线全部实施后,枯水期长江口感潮河段将有所增长,应采取相应措施,减少影响。    2、废黄河以北地区,存在局部地区土壤次生盐碱化,只要采取渠道防渗和灌区排水等措施,可以减免其不利影响。    3、根据试验和江水北调的实践,钉螺分布最北不超过江苏宝应县境(北纬33°15′),调水不会形成新钉螺区。    4、输水沿线的水质保护,是东线工程的一个突出问题,必须按照国家有关法规,实行综合治理和监督管理,防治水污染。
9
中线调水的影响
1、调水量较大。年调水量130亿m3左右,约占汉江年均水量的22%,对汉江中下游有一定影响,枯水期平均下泄流量略有减少,中水期有所缩短,对各种取水、航运和水环境容量有一定影响,需要通过补偿措施和汉江中下游综合治理开发予以解决。    2、发电量减少。从丹江口水库调水,丹江口水电站的发电量有所减少(约减少年电量7~8亿kw·h)。    3、占用土地和移民较多,丹江口大坝加高和输水渠沿线需要占用较多的土地和迁移较多的居民,可以通过妥善的土地调整和移民安置解决。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