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
文档名称:

2020 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一章人口与地理环境第一节人口分布练习含解析湘教版必修.docx

格式:docx   大小:693KB   页数: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2020 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一章人口与地理环境第一节人口分布练习含解析湘教版必修.docx

上传人:hdv678 2021/7/16 文件大小:693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2020 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一章人口与地理环境第一节人口分布练习含解析湘教版必修.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第一节 人口分布
双基巩固 学考突破
目前,全球人口主要分布在北纬70°至南纬50°地区。下图显示纬度每隔10°范围分布的人口占全球人口的比重。结合下图,完成1~2题。
(  )
°S~20°S °N~30°N
°N~40°N °N~50°N
°~50°范围人口分布稀少的主要原因为(  )

,平原少


答案: 
解析:第1题,依据题目信息,20°N~30°%,是最大值。第2题,40°S~50°S主要是海洋,陆地面积狭小,人口稀少。
下面的两幅图表示我国的人口密度与海拔和年降雨量之间的对应关系。读图,完成3~5题。
图1
图2
,正确的是(  )
①图1中的纵坐标为海拔,图2中的纵坐标为人口密度
②两图的纵坐标都为人口密度 ③图1中的横坐标为海拔,图2中的横坐标为年降水量 ④图2中的横坐标为海拔,图1中的横坐标为年降水量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正确的是(  )
①随海拔升高,人口密度均匀递减 ②随降水量减少,人口密度均匀增加 ③在1 000米以下随海拔升高,人口密度降低;1 000米以上,人口密度降速变慢 ④在1 000毫米以下随降水量增加,人口密度提高;1 000毫米以上增速变慢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正确的是(  )
①图中A点可能位于青藏高原某地 ②图中C点可能位于四川盆地 ③图中F点可能位于塔克拉玛干沙漠 ④图中D点可能在东北平原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答案:  
解析:第3题,人口分布受地形、气候等因素的影响,平原地区人口密度大;降水适中的地区人口密度比气候干旱的地区大。除城市外,绝大部分地区人口密度很难超过1000人/平方千米,所以两图的纵坐标均表示人口密度。第4题,读图可知,人口密度随海拔升高而降低,但在1000米以上,降低速度减慢;人口密度随降水量的增多而升高,但在1000毫米以上增速减慢。第5题,青藏高原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人口密度极低;四川盆地位于地势的第二级阶梯上,平均海拔不可能为0米,C点不符合;塔克拉玛干沙漠降水稀少,人口密度也很低,F点符合条件;东北平原降水量为400~800毫米,D点不符合条件。
下图示意某流域人口分布情况。累积频率是指为了统计分析的需求,有时需要观察某一数值以下或某一数值以上的频率之和。据此完成6~8题。
(  )

B. 3 550~3 650米的百米高程人口最为密集
~10千米分布人口最多
500米以上人口密度变化剧烈
(  )




(  )




答案: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