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
文档名称:

英国茶文化和中国茶文化的不同关于中国茶文化的论文.doc

格式:doc   大小:16KB   页数: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英国茶文化和中国茶文化的不同关于中国茶文化的论文.doc

上传人:WonderB 2021/7/16 文件大小:1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英国茶文化和中国茶文化的不同关于中国茶文化的论文.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英国茶文化和中国茶文化的不同关于中国茶文化的论文
英国茶文化是中国传播过去的,那么你们知道英国茶文化和中国茶文化有哪些不同吗?下面是WTT精心为你整理的英国茶文化和中国茶文化的不同,一起来看看。
英国茶文化和中国茶文化的不同
英国人没有茶文化的概念。鸦片战争以后,英国人从中国学会了茶叶栽种、采收、制备。现在国际上市场占有率最高的茶叶品牌是英国的“立顿”(国际市场占压倒优势的品牌)。每年“立顿”茶叶要给英国人赚很多钱。
严格说来,中国历史上也没有什么“茶文化”的概念。史书虽然记载了一些著名的茶叶产地、品种和茶具,还有少量与茶叶有关的趣事,但这还不能称为“茶文化”。历史上,中国人只是把茶叶当作一种有益健康的饮料。据说按现代医学观点,茶叶不一定对健康有益。
中国历史上有少量文人,追求极至享受,也曾经研究用什么水沏茶、烧水、使用什么样的茶具等。到明、清时期,还产生了“贡茶”(地方官员拍皇帝马屁以求升官)。这也只不过是一种“奢嗜”,按现代话来说就是“炫富”。
搞出“茶文化”概念是日本人,日本人搞了一大套喝茶的仪式,从坐姿到拿杯子、从烧水到沏茶等等;甚至对周边环境等都有要求。这些体现了日本民族的什么文化到现在也是个有个的说法。部分中国人学“茶文化”的概念主要是搞“噱头”,一种赚钱谋生的方式而已。
英国茶文化和中国茶文化的差异
一、茶文化的界定及中英茶文化的形成
茶的发现和使用并不等同于茶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具体而言,我国早在神农时代就发现了茶,但直到两晋、南北朝的时候才出现了茶文化的萌芽;同样,虽然茶从16世纪开始就已经向西传播,但到18世纪才为英国社会所接受,逐渐从宫廷贵族的专享演化为社会各阶层的饮品。
在中国,茶叶在发现之初本是作为药用的;后随着对其认识的加深,至秦汉时,茶成为饮品;再至两晋南北朝时,茶成为寻常人家的待客之物,融入了寻常百姓的生活。东晋时,茶不再仅仅是单纯的饮品,而成为了待客之物、祭祀之品,表现出了自身价值之外的文化功能,进入了精神领域,中国茶文化由此萌芽,其所具有的社会文化功能逐渐超过其自然实用功能。但这一时期的茶文化也只是寒光微露,还没有形成专门的学问。直至唐代,我国的茶文化才正式形成。唐朝时,农业进步、商贸活跃,促进了茶叶的生产和销售:佛教兴旺、科举初成、诗风繁盛、流行贡茶、令行禁酒。等时代因素更是掀起了一股社会饮茶风尚。唐人陆羽所著世界上第一部关于茶叶的专著《茶经》更是极大地促进了茶文化的发展与传播,有着里程碑式的意义。书中不仅对有关茶的各种知识进行了详尽介绍,而且首次将饮茶过程看作一种艺术,还将儒、道、释三家的思想内涵融入其中,创造出了一整套强调意境的中国茶艺。
英国从未种植过茶叶,16世纪前更是只喝咖啡和酒。茶叶在刚传入英国的时候也是作为药草使用的,真正把饮茶之风带到英国的是英王查理二世的王后凯瑟琳。由于皇后的表率作用,虽然当时英国的红茶价值黄金,但贵族们依旧争相效仿,饮茶之风遂在英国宫廷流行起来,随后进入贵族世家。中国茶由此转为时尚奢华生活的标志。随着资产阶级革命的完成,英国政治安宁、经济繁荣,很快确立了其海上霸主的地位,得以进口大量的茶叶,茶叶因此走进了寻常百姓家,慢慢成为日常生活的消费品。英国人的早餐丰富、午餐简单,而晚餐一般要到八点钟左右。一些无所事事的贵妇人觉得午餐过于简单,且与晚餐间隔太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