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小学科学论文-小学科学有效实验策略研究通用版
一、 前言
观念能引导变革,而实践能发现真理。在新课标改革的今天,“科 学”这一课程引入了小学课堂,并在随后的四年中伴随着学生的不断成 长。它处在更新与发展中,教师除了及时汲取新知外,还要注重对传统 实验有效性进行探讨,在课堂中将其思想精髓真正地表现出来。
二、 激发学生兴趣,创设实验情境
前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在著作中提出:“训练和教养能够 形成各种世界观吗?考虑一个人在教学过程所见到、所理解、所思考的 东西,能够对他的心灵实施教育吗?”而在更早之前的中外教育著作 《学记》和《雄辩术原理》中,同样对如何让学生对课堂学习产生热情 提出了见解。科学课所传达的知识的本质是枯燥的,也是抽象的,对小 学生来说,是一个很大的负担。在教育资源丰富的今天,教师可以利用 多种载体与方法优化课堂教学,通过工具创设各种生动形象的情境,让 学生参与到实践中来,探索不同的方法,感悟实验的精髓。实验是科学 的生命,小学生又具有旺盛的求知欲,教师要思考如何将课本中静态的 文字与图片更加传神地表达,如何借实验这一直观的载体来传输重要的 理念,激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领会科学的真谛。
三、 构建和谐课堂,树立正确观念
教师授课理念的形成。
在新课程的改革之下,教师已经不仅仅是班级的领导者,更是学生 生活与学习中的指导者。因此,教师不仅要具备优良的品行,更要将自 身的探索精神作为表率,以广博的知识赢得尊重,以良好的心态激励学 生。科技发展日新月异,信息技术高度发达,教师必须不断学习新的知 识,提高自身的能力,并通过多样的媒介载体传达给学生。在具体的教 学活动中,学生会获得不同的经验,这种经验可能具有普适性,也可能是 针对特殊的个人,没有能够完全套用的实验授课模式。因此,不能依赖 旧的教条的方式、方法,而要根据实际情况与调查,合理做出调整,形成 属于个人的模式,并不断调整,才能事半功倍。
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科学课教学虽然内容繁杂,但对分数的要求并不过分突出。因此, 教师可以选择一些轻松愉悦的教学模式,学生会更加放松和无拘无束, 也能大胆地表达所思、所想。教师要注重与学生的沟通,在接触新学生 时,以足够诚恳、热情的态度去面对学生,尽可能赢得他们的好感与信 任,用热忱之心感染学生。只有真诚面对学生,学生才能感受到师长的 重视与关心,从中获得激励与动力,更好地投入学习。另外,轻松的环境 能引导思维的飞跃,而每位学生由于成长环境与个人资质的不同,会呈 现出不同的状态。教师要对每一位学生的奇思妙想给予积极的评价与
及时的回应,让他们从学习中感受到快乐。对待错误,不求全责备,而是 要给学生以鼓励,帮助他们树立自信,让他们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四、活动中追求新知,实践中培养能力
以小组合作学习相互促进。
班级授课制把讲解、答疑、练习统一于课堂中,具有整体性和可控 性,但其弊端也非常明显。它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单方面灌输 的倾向严重。个人兴趣与特长不能被彻底发觉,最终导致人才的单一化 和天赋的消退,不能对学生的创新能力进行最大程度的培养。社会在飞 速前进与发展,要求人们在集体中必须学会分工与合作,通过及时的沟 通交流学习信息,以此互帮互助,实现学习效率的最大化,体现在合作学 习模式中也是如此。在科学教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