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质量守恒定律》教学设计
四群中学 师慧荣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认识质量守恒定律,了解常见化学反应中反应物与生成物的质量关系,从微观角度认识,在一切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具体的探究活动,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并从微观角度解释化学反应的实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质量守恒定律的探究,让学生体会成功的乐趣,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
二、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及运用。
2.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从化学反应的实质上去认识质量守恒定律。
三、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复习引入:化学反应的实质是什么?
积极思考,产生了强烈的学习兴趣
激发学习兴趣和探索知识的欲望
(二)提出问题:在化学反应中物质的种类发生了改变,那么,反应前反应物的质量之和与反应后生成物质量之和又有什么关系呢?
产生猜想,出现不同的想法
引导学生从量的方面来进行研究
(三)实验探究
1、提出假设
 
若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的质量变化,则可能有几种情况?
 
 
 
 
分组讨论,交流得出有如下三种情况
 
①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之和=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之和
 
②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之和>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之和
 
了解科学探究的方法
 
 
 
 
 
 
 
 
 
 
2、制定方案
 方案一
 白磷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
 方案二
 氢氧化钠溶液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
 
3、实施实验
 
 设计实验方案、动手实验
4、收集数据
 
 
 
 
 
5、归纳小结
 
 
 
屏幕显示:质量守恒定律
③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之和<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之和
 
 
 
分工、合作
 
 
 
 
 
 
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实验数据
 
 
 
 观察实验现象进行讨论、归纳、完成表格(表格见后)
 
分析实验现象和实验数据,试着总结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的变化规律。
体会、记忆定律内容
 
 
 
 
培养学生团队精神
 
 
 
培养学生研究问题的科学方法和严谨求实和科学品质  
 
 
 
  
初步记住定律
[问题讨论]为什么参加化学反应前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化学反应后生成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呢
  
 
[演示]有关“化学变化中分子被破坏,原子重新组合成其他物质的分子”的动画课件。
 
 
 
[小结](投影)
 
原子的种类不变 
原子的数目不变   质量守恒 
猜想、讨论
 出现思维困惑,产生新的学习期待
  
 
观看动画演示,思考化学反应的微观实质
 
 
 
 
记忆“三个不变”
 
再次设疑启发学生深入思考
 
 
 
通过形象的分析,使学生的思维由宏观到微观,从现象对本质深入思考,学会研究问题的科学方法。
 
 
量守恒定律的本质原因
原子的质量不变 
 
6、反思评价
 
教材P111页“探究活动”
 
(实验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