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3
文档名称:

千年辉煌.doc

格式:doc   页数:1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千年辉煌.doc

上传人:825790901 2016/6/17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千年辉煌.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千年辉煌——曲阜的历史发展曲阜位于山东省西南部,北依泰山,南瞻凫峄,东连蒙山沂水,西抵平野千畴。曲阜古称鲁县,是周朝时期鲁国国都。“曲阜”之名历史悠久,最早见于《礼记·明堂位》:“成王以周公为有勋劳于天下,是以封周公于曲阜。地方七百里, 革车千乘。”曲阜的地名来源于当地弯曲的土山(阜)。东汉应劭在《风俗通义》中说:“曲阜在鲁城中,委(逶)曲长七八里。”曲阜迄今已有五千多年的历史。曲阜是我国春秋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诞生、讲学、墓葬和后人祭祀的所在地,一直是人们心中的圣地名城。曲阜是儒学之源,儒教之根,是儒学的开山之地。曲阜不仅以孔盂桑梓之邦、邹鲁“圣地”著称于世, 而且以其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东方文化而蜚声中外。 1982 年4月,曲阜被国务院公布为首批 24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1998 年,曲阜又被命名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列为首批国家重点旅游城市之一。 1994 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曲阜孔庙、孔林、孔府列为“世界文化遗产”,载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曲阜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是古代东夷族部落居住中心,大汶口文化和龙山文化主要地区,在文物发掘中发现了的大量“大汶口文化”和“龙山文化”遗迹。早在五六千年前,华夏、东夷两族的祖先就在这里繁衍生息,创造了人类早期的文明。相传,早在三皇五帝时期,炎帝、黄帝、少昊徙都于此,在曲阜的这片土地上留下了活动的踪迹。相传曲阜为黄帝轩辕氏出生之地。轩辕黄帝,少典之子,吞并蚩尤,融合神农。建都新郑,号曰“有熊”。古籍载“黄帝生于寿丘,寿丘在鲁东门之北。”古籍又载“炎帝自陈徙都于此”。神农炎帝,建都淮阳, 后迁曲阜,斫木为耜,揉木为耒,教民耕作,播种五谷。今曲阜犁铧店村,即神农试耕处。汉代此地曾有一坊,上书“粒食之源”,即粮食的发源之地,是为纪念神农试耕而建。“舜作什器于寿丘。”虞舜,名重华,作什器于曲阜,人皆做事认真。一年成聚(聚即村落),二年成邑,三年成都。什器即日常用器。“少昊自穷桑以登帝位,徙都曲阜。”少昊在穷桑即位,后迁都曲阜,以鸟命官,以金德王天下,葬于曲阜寿丘。曲阜最早隶属徐州。《尚书· 禹贡》记载:“海岱及淮惟徐州”。曲阜在商代为奄国的都城,《阙里文献考》记:曲阜“在殷为奄”。奄是商朝的属国。曲阜又曾为商都, 第十八任商王南庚迁都于此。公元前 11 世纪,周武王灭商。周武王将其弟周公旦封到曲阜为鲁国公,国号“鲁”。周公旦留佐周天子,令长子伯禽赴鲁建国,建都曲阜。周公制礼作乐,业绩卓著,成王赐予鲁国大批典章文物。周公死后,准许鲁国建立太庙,郊祭使用天子礼乐。鲁国一向恪守周礼,重视保存古代文化,春秋末期古代礼乐仍然完整地保存着。吴国公子季札访鲁,曾“请观于周乐”;晋国正卿韩宣子访鲁,“观书于太史氏,见《易》、《象》与鲁《春秋》”,感叹曰: “周礼尽在鲁矣! ”。曲阜在西周、春秋战国时为鲁国都城。曲阜作为鲁国的都城,在城南一公里许,依然可见蜿蜒如龙的残垣断壁,鲁国故城现存的城墙遗址至今清晰可辨。鲁顷公二十四年(公元前 249 年)楚灭鲁,始设鲁县。鲁国传三十四代,其间九百多年,使曲阜成为周王朝各诸侯国中沿用时间最长的都城之一,是曲阜历史上的黄金时期,是当时除周朝东都洛阳外全国文化较发达的城市。鲁国文化高度发达,人们至今仍用“鲁”作为山东省的简称。秦时实行郡县制, 置鲁县,曲阜为鲁县并为薛郡治,隶徐州部。西汉时,曲阜为鲁县,县治仍沿用鲁故城。西汉高后元年(公元前 187 年)改薛郡为鲁国,曲阜为国治。公元前 154 年(汉景帝三年), 汉景帝刘启改封皇子淮南王刘余为鲁王,以鲁县为国都。刘余好治宫室,建有灵光寺。汉代王延寿称其“连阁承宫, 驰道周环。阳榭外望,高楼飞观……周行数里,仰不见日力,足见豪华之至。东汉时为鲁国,是豫州鲁国国治,后为东海国国治。魏、晋时为鲁县,是豫州鲁郡郡治。北魏为鲁国(郡)治。隋文帝开皇四年(584 年)改鲁县为汶阳县,自鲁国灭亡改为鲁县,至是年止,曲阜以“鲁”为县名,历时长达 833 年。开皇十六年(596 年)改汶阳县称曲阜县,属兖州,这是曲阜作为县名的开始。大业二年(606 年) 改兖州为鲁郡,曲阜改属鲁郡。唐朝时为曲阜县,属兖州。唐贞观元年(627 年) 省曲阜县,地属博城县(一说地入泗水县),八年(634 年)复置曲阜县。隋唐五代之时,曲阜虽然不是鲁南行政中心,但因其为孔子故里而依然受到重视。为纪念黄帝,北宋大中祥符五年(1012 年)曲阜县改名为仙源县,徙治于寿丘(古鲁城东北八里,今旧县村),属兖州,政和八年(1118 年)兖州升为袭庆府,曲阜县随属。金天会七年(1129 年) 复名曲阜县,仍属兖州。元朝时属山东东西道济宁路总管府兖州。明朝属山东布政使司兖州府,正德年间,河北农民起义军刘六、刘七“破曲阜、焚官寺民居数百,县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