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1
文档名称:

临床技术操作规范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分册.docx

格式:docx   大小:803KB   页数:8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临床技术操作规范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分册.docx

上传人:相惜 2021/7/17 文件大小:803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临床技术操作规范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分册.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Prepared on 21 November 2021
临床技术操作规范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分册
临床技术操作规范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分册
鼻骨整复术
鼻中隔成形术
下鼻甲温控射频、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
下鼻甲部分切除术
下鼻甲成形术
鼻腔填塞
上颌窦穿刺冲洗术
鼻内镜检查术
鼻内镜鼻窦手术
儿童鼻内镜鼻窦手术
鼻内镜下鼻中隔矫正术
茎突截短术
扁桃体切除术
腺样体切除术
扁桃体周围脓肿切开排脓术
咽后脓肿切开排脓术
咽旁脓肿切开排脓术
鼻咽纤维血管瘤切除术
鳃裂瘘管、囊肿切除术
扁桃体肿瘤切除术
咽侧入路梨状窝癌切除术
急性喉外伤手术
喉腔表面麻醉
间接喉镜下声带小结(息肉)摘除术
喉纤维镜检查及手术
直接喉镜检查
支撑喉镜下手术
甲状舌管囊肿切除术
喉裂开术
声门型喉癌喉部分切除术
垂直前位喉部分切除术
垂直侧前位喉次全切除术
全喉切除术
保留会厌的喉次全切除术
全耳廓断裂再植术
耳廓部分缺损的修复术
外伤性鼓膜穿孔的手术治疗
鼓膜穿刺
鼓膜切开
鼓膜修补术
乳突根治手术
改良乳突根治术
单纯乳突凿开术
面神经减压术
鼓室成形术
耳石复位法
鼓室内注射地塞米松治疗梅尼埃病
气管切开术
气管镜检查法(硬管支气管镜检查法)
食管镜检查法(硬管食管镜检查法)
乳突根治性手术
鼻骨骨折复位术
鼻骨单纯性骨折而无移位者不需处理;发生外鼻畸形者,须在肿胀发生前或消肿后进行手术复位,但最好在受伤后2~3h内或10d之内进行,以免影响鼻腔的生理功能或后遗难治畸形。大多数可用闭合性复位法加以矫正。骨折超过2周者,则因骨痂形成而使复位发生困难,有时需行开放式复位,这种情况较少。
【适应证】
,鼻骨下陷性骨折和鼻中隔骨折,触诊有骨摩擦感。

,须待肿胀消退后,尽早在2周内进行骨折复位。
【禁忌证】

,应首先处理颅脑外伤。
、冠心病,外伤后恶化,应等待病情稳定后在行骨折复位。
【操作方法及程序】
%丁卡因肾上腺素棉片行鼻腔黏膜表面麻醉,小儿可在全身麻醉下进行,但应注意维持呼吸道通畅。
(1)单侧骨折:可将鼻骨复位钳一叶伸入同侧鼻腔内,一叶置于鼻外,将钳闭合,钳住软组织与骨折片,稍加拧动,并用手指在鼻外协助复位。复位后行鼻腔填塞。如无鼻骨复位钳也可用鼻骨膜分离器或钝头弯血管钳代替。
(2)双侧骨折:可用鼻骨复位钳伸入两侧鼻腔至骨折部位的下后方,向前、上轻轻用力平行抬起鼻骨,此时常可闻及鼻骨复位声;用另一手的拇指和示指在鼻外协助复位。如鼻骨骨折合并有鼻中隔骨折、脱位或外伤性偏曲,可先用鼻骨复位钳的两叶,伸入两侧鼻腔置于鼻中隔偏曲处的下方,挟住鼻中隔,垂直向上移动钳的两叶,脱位、偏曲之处即可恢复正常位置,复位钳向上已达鼻骨下后方时,即按上述方法抬起鼻骨。
(3)鼻中隔须矫正者:可用两叶较宽的钳子松松夹住鼻中隔使其复位,或在偏曲一侧先填塞,将鼻中隔压向对侧,再填塞对侧鼻腔,必要时在鼻外加以固定。
(4)伴有鼻中隔血肿者:应先切开引流并严防感染形成鼻中隔脓肿,然后再复位。
,必要时行两侧内毗部切口并中间连接成H形切口,在直视下根据骨折的情况用电钻穿孔,用不锈钢丝固定在额骨鼻突、上颌骨额突或将两个碎骨片连接在一起,填塞鼻腔。
【注意事项】



,为预防窒息,在填塞前应放入鼻通气管。
第二节鼻中隔成形术
【适应证】
,影响鼻呼吸者。




【禁忌证】

,如血液病、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等。

【操作方法及程序】
,75%乙醇消毒鼻及面部皮肤,铺消毒巾。
。一般应于鼻中隔的左侧,在鼻中隔软骨的最前缘行半贯穿切口,上起鼻中隔最前上处部,下至鼻底部。
,直至犁骨。
。沿鼻中隔软骨的后上缘及后下缘,即和筛骨垂直板犁骨交界处,直接分离软骨边缘,使鼻中隔软骨与骨部脱离联系,也可在软骨与骨相交处切除2~4mm的软骨条,以达到游离鼻中隔软骨的目的。然后将剥离子经软骨后缘伸入,分离偏曲凸面侧鼻中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