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教学设计
课题
认识身边的树
第 3 周 第 1 课时
教
学
目
标
1、了解树的有关知识,以及树木对人类的自下而上环境所起的重要作用。欣赏以树木为主题的绘画作品,培养学生善于观察自己身边熟悉的事物,加强对身边环境的了解和认识,增强环保意识。
2、能根据老师提出的要求,搜集有关信息,并在老师的引导下,通过树木的外形对比,找出树的不同特点,并尝试用不同的绘画方法,来表现树的不同特征。
3、培养孩子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情操。
教学
重点
通过了解树木的不同种类、不同作用、不同生长特点以及树木与人类密切的关系,加深对树的认识和对环保重要性的认识。尝试用绘画的形式表现身边的树。
教学难点
通过树的外形特征来表现不同的树。
媒体教具
电子媒体
教学过程
活动内容
活动组织与实施
设计意图
时间
分配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导入
请同学们欣赏大屏幕中的作品《白桦林》提问:你在这幅作品中看到了什么?
学生:树、茂密的丛林
通过绘画作品的直观展示创设本节课的教学环境
探索
教师总结:映入我们眼帘的是高大的树林,和郁郁葱葱的树丛,我们今天一起走入树的世界,一起认识身边的树
教师:在你的印象中树都是什么样子的呢?
教师:我们常说大树是人类的朋友你是怎么理解的呢?
教师出示多个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对比不同的树木特点(树冠、树枝、树干、树叶。。。)
学生:高大茂密
生:能够保护、绿化环境。。。
学生观察对比发现不同
通过回忆树木的样子引导学生观察树木
通过对比帮助学生观察到不同树木所具有的不同特点。
示范
四.创作
五.展示
教师结合刚刚所学内容进行示范
提出创作要求
教师总结,并引导学生运用不同的绘画形式表现树木。
学生观看
学生创作
学生展示,生生互评
通过创作学生能够切身感受到树木的特点。
在展示总结阶段学生能感受到学习绘画的乐趣及能够深化环境保护热爱自然的价值观
课堂作业
完成一幅以树为主题的绘画作品
《认识身边的树》教学案例分析
纯真小学 李梦羲
教材说明:《认识身边的树》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人美版)二年级下册第3课。
主题:本课分为四个教学模式环节,创境激趣、自主探究、概括明理、感悟运用。首先通过观察名家作品,创造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用较为客观的眼光观察树木,通过对比了解树木之间存在姿态与整体的不同。
教学流程:
创境激趣
在课堂的导入环节,采用图片导入加学生想象的方法,让学生对于今日将学的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
首先教师出示库茵芝的作品《白桦林》学生通过观察能够发现画面中画着茂密的树木及丛林,以此激发学生的创作兴趣引入今天的课题。
二.自主探究
“新课标”提倡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强调生生互动,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观察对比的方法,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创新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在此阶段教师提问:“在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