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华尔街观后感.docx

格式:docx   大小:69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华尔街观后感.docx

上传人:cjc201601 2021/7/17 文件大小:6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华尔街观后感.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华尔街》观后感
2008年一场金融海啸席卷全球,华尔街再次被推上风口浪尖。人们把 所有的罪责都推向华尔街,认为是华尔街的贪婪和狡诈,酿造了这场全球 性的灾难。在这样的背景下,《华尔街》作为在中国金融市场开放过程中, 寻找他山之石的重要作品问世。十集的纪录片中至少有七集的重点都是在 讲监管。其中,第七集《阳光交易》尤为典型。
这一集的名字出处是一百多年前联邦大法官的名言“阳光是最好的 消毒剂,灯光是最有效的警察”。而这句话,也是华尔街沿用至今的监管 原则。我相信这句话的本意类似于我们常说的“革命靠自觉”,是一种君 子之约,是对自己的约束,而约束的力量来自于道德和良心。所以,这句 话也缺乏强制性和明确的约束力。我们知道,所谓阳光交易就是信息的公 开透明。信息的公开可以避免内幕交易,而信息的透明可以保证市场还是 市场,让投资者最大限度的防范风险和保护自己利益。
但是,“阳光交易”说来只是轻飘飘的一句话,但是要落到实处却 是难上加难。一百年前:华尔街塑造了美国的崛起。今天,它是一张撤向 世界的金融之网,这张网强大又脆弱,既能让经济加速,又能让经济窒息。 华尔街无疑是贪婪的,他永远在追求更大的利益和更多的财富,这巨大的 诱惑,使道德和良心都承受着严重的挑战。更何况,在华尔街的历史上, 创造了那么多一夜暴富的奇迹,似乎没有人在意和追究他们成功的手段。 于是,有很多人选择了铤而走险。
交易是双方的,华尔街的投资者们都在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双 方之间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看起来在蛋糕既定的情况下,华尔街们利用 自身的专业优势,能分得更多的利益。但事实上,华尔街离开了投资者也 是自损其身的。这有点像石油交易的欧佩克组织,这个组织的特点是,组 织成员谁违背了组织的交易规则,谁就能获得更多的利益;但这样的行为 对整个组织内的成员利益都形成了伤害和破坏。所以华尔街的发展过程一 直贯穿着一个主题一一监管。由谁来监管,如何监管,又如何应对监管的 结果。每一步进程都是艰难的,都是建立在无数丑闻和倾家荡产的血泪上。
监管其实是一种风险锁定。18世纪60年代,刚形成的华尔街基本没 什么法律法规,交易是疯狂的,充斥着内幕交易和虚假信息。今天虽然已 经有了 口趋完善的监管体系和相应的法律体系,但仍然存在着不少的内幕 交易和虚假信息。进步就在于既得利益者并不是高枕无忧,而利益受损方 也不再是坐以待毙。
其一,证券市场发展到今天,学习和研究它的人不再局限于华尔街, 在投资者和第三方中不乏个中高手。交易的天平两侧趋向平衡,华尔街的 伎俩很难再瞒骗世人。于是,投资者也能分辨出一些虚假信息,并对之提 出质疑。同时,投资者就其关心的问题也开始向上市公司要求批露,也不 再是被动的接受上市公司愿意披露的那部分信息。
其二,日趋完善的法律法规给华尔街的交易和操作定下了很多硬性 的规定,漏洞越来越少。这使得“阳光交易”变得有可能实现,因为内幕 交易代价太大,这个机会成本的计算显然是华尔街们擅长的,于是他们也 开始变的收敛,在交易中越来越规范。
其三,政府相关的立法毕竟是滞后的,可以说只能针对华尔街已经 玩腻的手段,或者说把华尔街钻过的空子都补上。而媒体的存在则像是实 时监控。它不能对华尔街提起诉讼,也不能对其形成制裁,但它可以放大 某一事件,使它获得最广泛的关注,从而使华尔街的瞒天过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