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第6节补益中成药一、概念以补益药为主组成,具有补益人体气、血、阴、阳等作用,治疗各种虚证的中成药。二、虚证的病因、病机气先天不足血五脏虚损阴后天失调阳气血两虚、阴阳两虚 1 三、补益中成药的分类补气、补血、补阴、补阳、气血双补、阴阳双补四、组方特点 1、补益气、血、阴、阳既要有所侧重,又统筹兼顾。(1)补气与补血常配合使用(2)阳虚补阳,常佐以补阴之品;阴虚补阴, 常佐以补阳之品。 2 2、培补五脏分为直接补益法和间接补益法(1)直接补益法:虚在何脏就补该脏(2)间接补益法:虚者补其母(培土生金) 五、注意事项 1、据因而补。 2、辨清虚实的真假。 3、注意调整脾胃的功能,做到补而不滞。 4、补益方宜文火久煎,务使药味尽出;服药时间以空腹服用为佳。 3一、补气中成药 1、概说: 具有补气功效,适用于脾肺气虚证。 2、脾肺气虚证的主要症状肢体倦怠乏力,食少便溏少气懒言,语音低微,动则气促面色萎白,舌淡苔白,脉虚弱脱肛或内脏下垂 3、代表中成药: 四君子丸、补中益气丸、人参健脾丸、参苓白术散、玉屏风口服液、生脉饮、参麦注射液 4四君子丸组成: 党参、白术、茯苓、炙甘草主治: 脾胃气虚证病机与症状: 脾失运化: 食少便溏脾胃气虚脾主四肢: 四肢乏力气血生化不足: 面色萎白脾虚及肺: 气短、语声低微功用: 益气健脾 5 方解君:党参——补气健脾臣:白术——健脾燥湿君臣相须为用,增加补中健脾之功。佐:茯苓——健脾渗湿使:炙甘草——益气和中,调和诸药特点: 药性平和,为治疗脾胃气虚证的基础方。现代应用: 慢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等属脾气虚者。 6参苓白术散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主治: 脾虚湿盛证。病机与症状: 病机症状脾胃气虚四肢乏力,形体消瘦面色萎黄,舌淡脉虚水谷水湿失于运化饮食不化,肠鸣泄泻功效: 益气健脾,渗湿止泻 7 组成与方解: 四君子——益气健脾山药、莲子肉——健脾止泻白扁豆、薏苡仁——健脾渗湿砂仁——行气和胃桔梗——宣肺利气,载药上行特点: 本方具有补气、健脾、渗湿、止泻、行气之功,药性平和,为益气渗湿法的代表方。 8参苓白术散与四君子丸比较相同点: 均有益气健脾之功,用治脾气虚证。不同点: 四君子丸——以补气为主,主治脾胃气虚证。参苓白术散——兼能渗湿止泻, 主治脾虚夹湿之泄泻。 9补中益气丸主治: 1、脾胃气虚证 2、中气下陷证 3、气虚发热证病机与症状: 脾胃气虚清阳不升中气下陷:内脏下垂郁遏发热:身热(热不甚高,喜温饮) 自汗,脉大而虚软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