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0
文档名称:

诲人不倦PPT学习教案.pptx

格式:pptx   大小:309KB   页数:5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诲人不倦PPT学习教案.pptx

上传人:wz_198613 2021/7/18 文件大小:30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诲人不倦PPT学习教案.ppt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会计学
1
诲人不倦
诲人不倦
对于孔子的诲人不倦,不能简单地理解为教书、传授知识与技艺。孔子的诲人不倦,更多的是育人,是不厌其烦地、具体地教导弟子们如何做人。
他把许多精力、时间用在了研究如何引导他的学生成为一个有道德的人这个问题了。为了编写教材,孔子整理过不少古代文献,编著成教学用书。这也是他诲人不倦的一个重要方面。“要想上课很精彩,必须下课不精彩”。他对学生的爱也是他在教育事业上能做出如此巨大贡献的情感基础。
第1页/共50页
字音提示:
1、知 2、闵子骞
3、冉伯牛 4、仲弓
5、陈亢 6、悱
7、隅 8、谄
9、切磋
10、倩 11、绚
zhì
mǐn qiān
rǎn
zhòng
gāng
fěi
yú
chǎn
cuō
qiàn
xuàn
第3页/共50页
子曰:“性[指人的性情、本性]相近也,习[习染]相远也
子曰:“唯[只有]上知[知:同“智”;上知:上等的智者]与下愚[下等的愚人]不移[改变]。”
(一)关于教育的作用
第4页/共50页
教育的作用
人的天性是相近的,通过教育使人的品行智力千差万别,即教育可以改变人。
对于天才或蠢才,教育是改变不了他们的。
第6页/共50页
“性相近,习相远”强调后天因素的作用(是反映论、实践论的观点)
“唯上知与下愚不移”强调先天因素的作用(是先验论,天才论的观点)
孔子重视教育,主张因材施教,说明孔子在实践中基本上是坚持实践论的。
思考:孔子一方面说“性相近,习相远” ,一方面又说“唯上知与下愚不移”,这两种说法之间有什么矛盾?从孔子的整个言行来看,他实际上更倾向哪个观点?
第7页/共50页
思考:孔子认为治理国家最根本的要靠教育,联系《论语》中的其他篇章,我们还能够找到孔子的以下“片言只语”,对此你作何理解?
,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冉有仆。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
第8页/共50页
说说在孔子的眼中教育到底有着怎样的作用?
1、 以德来引导,以礼来规范,百姓会因知廉耻而遵守法规。在孔子看来,用礼乐文化来教育人的行为规范和培养他们的道德意识,比单纯用禁止、惩治来解决社会问题要好得多。孔子的这一教育观恰恰符合儒家“以德治民”的主张。
2、先富后教。在孔子的观念中,教化百姓始终是十分重要的问题。孔子重视人民,主张富民,但他又认为民富了,更要注意使人民受教育以提高素质。但他并不认为只有富裕以后才能进行教育,而是始终把教育作为立国之本,放在治国的首位。
3、孔子把“民食、民兵、民信”作为立国的三项基本条件,并把通过教育取得民心的作用提到了十分重要的地位。
第9页/共5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