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金属和金属材料”复习课教学设计
西安市长安区引镇初级中学 王勇
设计思路:金属和金属材料是陕西中考必考内容,主要以选择题、填空及简答题、实验探究题的形式出现,计算题中也可能涉及。近八年来,分值一般在3—10分。所以值得我们老师的重视,注重强化学生对知识与生活紧密联系的的训练。
本模块复习主要涉及金属材料(性质与用途)、化学性质(金属与氧气、酸、盐溶液的反应以及金属活动性顺序)、铁的冶炼原理的探究和铁生锈条件的探究等,教学设计以学生为主体,采取学生互动、师生互动的方法,以中考真题为切入点,主要复习归纳金属的化学性质,梳理知识点,使知识条理化,系统化,并通过练习加以巩固
学情分析:在学习第六章时学生已对金属的知识有了一定的认识,但有近半数学生基础薄弱,学习能力和学习习惯也不是很好,要落实目标有一定的难度。
教学目标
(1)了解金属的物理特性及其应用。
(2)了解常见金属的化学性质。
(3)知道铁的两种合金的区别和铁的冶炼。
:
(1)学会运用比较、归纳、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使学生逐步形成良好学习习惯和方法。
、态度与价值观:
知道金属等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习兴趣,发展求知欲和探究激情。培养学生从生活视角观察金属的存在及用途,再从社会视角分析其使用,体会化学与社会的关系。
教学过程
环节一:情景引入
PPT 展示学生搜集到的生活中金属的用途的图片,如生活用品、交通工具、著名建筑、军事设施等。
(设计思想:通过图片的直观展示,让学生认识到金属的重要性,为复习金属的相关性质做好铺垫)
环节二:从学生搜集的图片中选择几副,学生讨论回答
根据上图的金属应用实例推断,金属具有的物理性质有 、 、 。
归纳金属的物理性质:
(设计思想:引导学生归纳金属相关的物理性质)
学生归纳总结:金属光泽、导电、导热性、延展性
环节三:学生讨论回答
(1) 铝锅为什么不易生锈
(2) 铁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
(3)回顾镁条燃烧的现象
(设计思想:通过练习归纳金属的化学性质之一:金属能与氧气反应。)
环节四:回顾所做实验,并观察图片
(1) 镁和稀盐酸发生剧烈反应,产生大量 ,并放出大量热
化学方程式为:
(2) 铁溶于稀硫酸中,有 产生,溶液由无色 色
化学方程式为:
铝片置于稀盐酸中,化学方程式为
(设计思想:通过图片引起学生回忆,活泼的金属能跟酸反应生成氢气,通过练习巩固金属与酸的反应,引导学生正确书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