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2
文档名称:

计算机控制课程设计温度控制.doc

格式:doc   大小:472KB   页数:2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计算机控制课程设计温度控制.doc

上传人:rsqcpza 2021/7/19 文件大小:47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计算机控制课程设计温度控制.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北 方 民 族 大 学
课程设计报告
  
院(部、中心)
姓 名 学 号  
专 业   班 级
同组人员
课程名称  
设计题目名称  
起止时间                   
成 绩  
指导教师签名  

北方民族大学教务处制
目 录
1、课程设计内容任务
题目三、设计温度控制系统,其控制系统动态结构图如下:
图中采样周期T=6 (S);K=;TD=680(S);=30(S) 输入为单位阶跃信号。
要求设计系统,设,无振铃现象。
计算出D(Z),,并编写汇编语言(或C语言)控制程序。
3、通过MATLAB仿真验证设计结果。
4、设计电原理图(CPU选择8086或MCS-51),A/D转换器可使用图6-30方案;D/A转换器可选择教材中图6-32所示方案;功率加热元件为双向可控硅,调功方式。
2、对课设任务的理解和分析
1、该任务是针对一个特定的控制对象进行可靠性和稳定性控制,选取实际生活中常见的
温度为控制对象;
2、该任务只需要一个控制对象,观察仿真图形和性能,选取单回路控制系统模型进行设计;
3、硬件设计过程采取分步设计,由局部到整体,主要有温度检测模块、输入通道部分、输出通道部分、接口扩展部分、晶振和复位电路模块、调压触发电路等;
4、根据其特定性能,本设计采用大林控制算法来实现系统控制,为了使系统无振铃现象,设计出数字控制器D(z)及其差分方程;
5、编写程序流程图,采取正确的思路和方法,包括主程序流程图、A/D0809初始化、8253初始化、大林算法、延时等;
6、仿真分析和验证过程采用MATLAB和SIMULINK实现,主要针对仿真性能调节系统参数,并结合输入信号(单位阶跃信号)进行可靠性、稳定性分析。
3、题目的设计分析与计算
4、Matlab对控制系统的仿真
Matlab仿真连接图
图4-1 Matlab仿真连接图
仿真调试结果图
图4-2 仿真调试结果图
部分设计电路元件的介绍
热电偶与温度检测原理
8051单片机
8051单片机包含中央处理器、程序存储器(ROM)、数据存储器(RAM)、定时/计数器、并行接口、串口接口和中断系统等几大单元及数据总线、地址总线和控制总线等三大总线,具体介绍如下:
中央处理器:中央处理器(CPU)是整个单片机的核心部件,是8位数据宽度的处理器,能处理8位二进制数据或代码,CPU负责控制、指挥和调度整个单元系统协调的工作,完成运算和控制输入输出功能等操作。
数据存储器(RAM):8051内部有128个8位用户数据存储单元和128个专用寄存器单元,它们是统一编址的,专用寄存器只能用于存放控制指令数据,用户只能访问,而不能用于存放用户数据,所以,用户能使用的的RAM
只有128个,可存放读写的数据,运算的中间结果或用户定义的字型表。
程序存储器(ROM):8051共有4096个8位掩膜ROM,用于存放用户程序,原始数据或表格。
定时/计数器(ROM):8051有两个16位的可编程定时/计数器,以实现定时或计数产生中断用于控制程序转向。
并行输入输出(I/O)口:8051共有4组8位I/O口(P0、 P1、P2或P3),用于对外部数据的传输。
全双工串行口:8051内置一个全双工串行通信口,用于与其它设备间的串行数据传送,该串行口既可以用作异步通信收发器,也可以当同步移位器使用。
中断系统:8051具备较完善的中断功能,
时钟电路:8051内置最高频率达12MHz的时钟电路,用于产生整个单片机运行的脉冲时序,但8051单片机需外置振荡电容[2]
MCS-51的引脚说明:
8051采用40P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