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神经系统遗传病及遗传性共济失调生物 101 谷越 1005010207 摘要本文侧重在遗传学角度阐述神经系统遗传病的分类和遗传机理,强调遗传学分析在诊断和治疗神经系统疾病的重要地位。并以遗传性共济失调为例,具体分析。关键词:神经系统遗传病分类研究进展诊断和治疗方法遗传性共济失调机理神经系统遗传性疾病是由于生殖细胞或受精卵遗传物质的数量、结构或功能改变,使发育的个体出现以中枢和周围神经系统功能异常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疾病。遗传性疾病有 19121 种,其中神经系统遗传性疾病约占 60% 。由于基因表达在神经系统极为丰富(脑中有 60% 的基因处于活动状态) ,这些基因的任何一个发生突变均可能导致疾病又由于神经系统对人的生存至关重要,任何严重的突变都将使个体死亡而绝大多数神经系统遗传病又都由较“轻微”的突变引起,所以长期以来,人们对神经系统遗传病的了解并不多[1] 一. 神经系统遗传病的分类所谓遗传病是指由于生殖细胞或受精卵内的遗传物质的结构或功能上发生改变而引起的疾病,这种遗传因素按一定的方式传给下一代,缺少这种遗传因素就不发病。遗传病可分为以下三大类::由染色体上某对等位基因所引起的遗传病,分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伴性遗传病。单基因遗传病病种多但是大多属少见病。:指病因涉及多个基因位点和环境因素的遗传病,其中多对基因中各对基因(微效基因)呈共显性,每对基因作用微小,但共同作用课形成明显效应。 :指染色体数目异常或形态结构畸变引起的疾病。 1. 神经系统遗传病的分类 按遗传学机理可大致分为三大类[1] 基因的部分缺失或重复典例: 假肥大型肌营养不良(或称抗肌萎缩蛋白病)中的 Duchenne 表现型(DMD ),一种常见的 X染色体隐形遗传病,其中约65% 的病例由 DMD 基因内部分缺失所致,约5%的病例存在 DMD 基因内部分重复[2],DMD 基因长约 2400kb , 位于 X 染色体短臂(-) ,含 79 个外显子和 78 个内含子,具有突变频率高且形式多样的特点[3]。该基因有两段缺失和重复高发区,由同源重组或姐妹染色体间不等交换所致,一般发生在内含子内。 的单碱基替换某些在编码神经细胞迁移过程中起关键作用的蛋白的基因发生突变会导致神经系统发育障碍。 . 不稳定的三核苷酸重复序列基因中某种三核苷酸的重复拷贝数不稳定地异常增加(动态突变) 导致了疾病的发生,这种动态突变型遗传病的特点有:具有显著地遗传早发现象,即发病年龄一代比一代早,症状一代比一代重,三核苷酸重复序列拷贝数一代比一代多[4];患者的发病年龄与三核苷酸重复扩增数成反比例关系; 通过父系遗传的三核苷酸重复扩增数比通过母系遗传的多等[5]。三核苷酸重复可能位于基因的编码区,也可能位于非编码区。 .编码区位于编码区的三核苷酸重复只有一种即(CAG ) n [5],5种神经系统遗传病属于此类,其中 4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AD)为(1)亨延顿舞蹈症(HD),染色体位点 4p16 13;CAG 正常重复数 11-30, 致病重复数 36-121 (2)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Ⅰ型( SCA ) SCA1 ,染色体突变位点 6p22 -23;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