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
文档名称:

听课反思.doc

格式:doc   大小:18KB   页数: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听课反思.doc

上传人:1656741**** 2021/7/21 文件大小:1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听课反思.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坐井观天》听课反思
滨城区杨柳雪镇中心学校 宋红军
《坐井观天》是一则有趣的寓言故事,通过青蛙和小鸟对天的大小的争论,阐明了目光短浅,眼界狭小,见识就会有限的道理。教育孩子们看问题,认识事物,不要像青蛙那样自以为是,要像小鸟那样飞得高,看得远。课文洋溢着童真,童趣,有利于启迪学生的智慧,激发想像,是一篇以发展语言,发展思维入手的好课例。
听了《坐井观天》一课,我认为这节课从整体上看,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1、教师课前准备充分,设计的教学课件十分生动有趣,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直观的教具,突破了教学重难点。
2、抓住青蛙和小鸟的三次对话作为教学重点,特别是让学生评判青蛙和小鸟对天认识的正确与否而展开讨论,从学生各抒己见、纷纷争议中悟出课文要告诉我们的道理,水到渠成,为真正体会寓意做好铺垫。
3、教师充分肯定学生的见解,珍视学生的发展,使学生在愉悦的状态中受到鼓舞,使学生创新思维的火花得以挖掘。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
4、老师问题引读,学生思后释疑
  上课伊始,导入新课后老师提出的疑问“故事中青蛙和小鸟为什么争论”,因为学生都有很强的好奇心,他们迫不及待地想得到答案。教师把握这一契机,让学生带着问题,从自己的角度,有重点、有难点、有目的地去读课文。在读的过程中,教师可采用多种形式引导学生释疑,点燃思维火花,促使学生“多思”“苦思”。通过直观、形象的图画理解“井沿”即井口的边,并让学生张贴小鸟和青蛙各在井的什么位置;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理解“大话”就是“吹牛”“不实在的话”;联系句子和上下文,通过读,找小鸟说的话:“飞了一百多里,口渴了,下来找点水喝。”理解“无边无际”就是“非常大,大得没有边际”,并扩展思维,除了天无边无际,哪些事物也能说无边无际学生就会说出很多答案:蓝天、草原、大海……教师再因势利导,指导学生有感情地读出小鸟赞叹天很“大”的语气。学生通过质疑引读,在思考后自己解开了心中的疑问,思维得到了较好的锻炼。
建议:
1、老师指导学生读的形式单一
2、在自主、合作学习中,教师可以多放一放,为学生营造一个有利于学生个性化活动的氛围,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