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湖北省武汉市蔡甸区汉阳一中2020届高三生物模拟考试试题(一)(含解析)
一、选择题:
1. 如图为细胞通过自噬作用清除衰老线粒体的过程,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自噬前体来源于内质网,吞噬衰老线粒体的过程体现了膜的流动性
B. 自噬体具双层膜结构,其中降解线粒体水解酶在溶酶体中合成
C. 自噬体的形成需借助于膜的流动性,这一过程需要消耗能量
D. 细胞凋亡和细胞衰老的过程中,细胞的自噬作用可能增强
【答案】B
【解析】
【分析】
分析题图:细胞内由内质网形成一个双膜的杯形结构,衰老的细胞器从杯口进入,杯形结构形成双膜的小泡,后其与溶酶体结合,自噬溶酶体内的物质被水解后,其产物的去向是排出细胞或在细胞内被利用。
【详解】A、由图可知,自噬前体来源于内质网,吞噬衰老线粒体的过程体现了膜的流动性,A正确;
B、自噬体具双层膜结构,其中降解线粒体的水解酶在核糖体上合成,B错误;
C、自噬体的形成需借助于膜的流动性,这一过程需要消耗能量,C正确;
D、细胞凋亡和细胞衰老的过程中,需要分解一下衰老的细胞器,故细胞的自噬作用可能增强,D正确。
故选B。
2. 选择正确的实验方法是实验成功的关键。下表是一系列生物学实验及其常用的实验方法或研究方法,其中正确的有几项( )
序号
实验内容
实验方法
(研究方法)
序号
实验内容
实验方法
(研究方法)
①
制作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
构建概念模型
⑤
赫尔希和蔡斯的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
同位素标记法
②
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
对比实验
⑥
提取叶绿体中的色素
纸层析法
③
探究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
抽样检测法
⑦
摩尔根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
类比推理法
④
调查狗尾草的种群密度
标志重捕法
⑧
萨顿提出“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假说
假说一演绎法
A. 三项 B. 四项 C. 五项 D. 六项
【答案】A
【解析】
分析】
1、萨顿通过实验观察和推理提出假说:基因在染色体上用的是类比推理法,摩尔根果蝇杂交实验证实基因在染色体上用的是假说-演绎法。
2、调查植物的种群密度一般采用样方法,调查动物的种群密度一般采用标志重捕法。
3、放射性同位素可用于追踪物质的运行和变化规律。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化合物,化学性质不改变,通过追踪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化合物,可用弄清化学反应的详细过程。
4、土壤中小动物个体微小(不适宜样方法),活动能力弱(不适宜标记重捕法),用取样器取样法研究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
【详解】①制作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属于构建物理模型,①错误;
②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的单一变量是否含有氧气,采用的是对比实验法,②正确;
③探究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采用的调查方法是抽样检测法,③正确;
④调查狗尾草的种群密度应该采用样方法,④错误;
⑤由于DNA中含有C、H、O、N、P五种元素,蛋白质中主要含有C、H、O、N四种元素,一般含有S元素,而噬菌体中只含有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故用
35S、32P分别标记的是噬菌体的蛋白质和DNA,即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采用同位素标记法,⑤正确;
⑥提取色素采用研磨过滤法,分离叶绿体中的色素采用纸层析法,⑥错误;
⑦摩尔根利用假说-演绎法进行果蝇杂交实验,证明基因位于染色体上,⑦错误;
⑧萨顿用类比推理法提出“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说,⑧错误。
综上正确的选项有②③⑤,共三项,故选A。
【点睛】
3. 科学家们在研究成体干细胞分裂时提出这样的假说:成体干细胞总是将含有相对古老的DNA链(永生化链)的染色体分配给其中一个子代细胞,使其成为成体干细胞,同时将含有相对新的合成链染色体分配给另一个子代细胞,开始分化并最终衰老死亡(如图所示)。下列相关推测错误的是 
A. 成体干细胞的细胞分裂方式为有丝分裂
B. 通过该方式可以减少成体干细胞积累DNA复制过程中产生的突变
C. 从图看出成体干细胞分裂时DNA进行半保留复制,染色体随机分配
D. 根据该假说可以推测生物体内的成体干细胞的数量保持相对稳定
【答案】C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成体干细胞总是将含有相对古老的DNA链(永生化链)的染色体分配给其中一个子代细胞,使其成为成体干细胞,同时将含有相对新的DNA链染色体分配给另一个子代细胞,开始分化并最终衰老死亡,这样减少了积累基因突变的概率,也可保持成体干细胞的数量基本不变。据此答题。
【详解】由图可知,细胞分裂前后染色体数目不变,可见成体干细胞的分裂方式为有丝分裂,A正确;由于子代的成体干细胞总含有永生化链,因此通过该方式可以减少成体干细胞积累DNA复制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