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1
文档名称:

教师考编资料复习.doc

格式:doc   大小:132KB   页数:2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教师考编资料复习.doc

上传人:小健 2021/7/22 文件大小:13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教师考编资料复习.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2on年教师编制考试重点
一、教育学
1、 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彖、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
2、 我国春秋木年的《学记》是世界上第一部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比古罗马昆 体良的《论演况家的教育》早约三百年。其中的主要思想有:“不擅苗助长”、
“不陵节而施”(体现了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 达”(反映了启发性教学原则);“教学相长”(体现了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 作用相统一的教学规律)。
3、 捷克夸美纽斯1632年的《大教学论》是近代第一部系统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 他提出了班级授课制。
4、 美国杜威的《民本主义与教育》强调“儿童中心”,提出了 “做中学”的方 法,开创了 “现代教育派”。
5、 苏联赞可夫的《教学与发展》把学生的“一般发展”作为教学的出发点与归 属。
6、 美国布鲁纳的《教育过程》的主要思想是结构主义和发现法的教学方法。
7、 苏联苏霍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其著作被 称为“活的教育学”和“学校生活的百科全书”。
8、 教育的概念:广义指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三个方面;狭义指学校 教育;偏义指思想品德教育。
9、 教育的社会属性有:永恒性、历史性、相对独立性。
10、 我国封建社会学校的教学内容主要是:“四书”(《大学》、《中庸》、《论 语》、《盂子》);“五经”(诗、书、礼、易、春秋)。其贯穿了儒家思想。
11、 遗传素质对人的身心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社会环境对人的发 展起着决定性作用。但环境决定论又是错误的,因为人接受环境 影响不是消极的、被动的,而是积极的能动的实践过程。
12、 我国普通中学的双重任务是:培养各行各业的劳动后备力量;
为高一级学校输送合格新生。
13、 我国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是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
劳动技术教育。
14、 “双基”是指系统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技巧。
15、 智育的任务之一是发展学生的智力,包括观察力、想象力、
思维力、记忆力和注意力,其中思维能力是决定性的因素。
16、 体育的根本任务是增强学生体质。
17、 蔡元培于1912年最早提出美育,并主张“以美育代宗教” o
18、 美育的任务:(1)使学生具有正确的审美观和感受美、鉴 赏美的知识与能力;(2)培养学生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3) 培养学生的心灵美和行为美。
19、 劳动技术教育的任务:(1)培养学生的劳动观点,养成正 确的劳动态度和****惯;(2)教育学生初步掌握一些基本生产知 识和劳动技能。
20、 义务教育是依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青少年都必须接收,国 家、社会、家庭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义务教育是一种强制性教 育。
21、 教师是教育工作的组织者、领导者,在教育过程中起主 导作用。
22、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根本任务。
23、 教师劳动的特点:(1)复杂性、创造性;(2)时间上 的连续性、空间上的广延性;(3)长期性、间接性;(4) 主体性、示范性。
24、 教师的素养:职业道德素养、知识素养、能力素养。
25、 学生是教育的客体、是自我教育和发展的主体、是发展 中的人。
26、 我国新型师生关系的特点是:(1)尊师爱生;(2)民主平 等;(3)教学相长。从根本上说,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取决 于教师的教育水平。
27、 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共同组成的传递和掌握社会经验的双 边活动。
28、 教学是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 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学校工作心须坚持以教学为主,全 面安排的原则。
29、 教学过程是教学信息反馈和师生双边活动的过程,教学 中教师起主导,学生是主体。教师的主导作用不是包办代替。
30、 课程是学校教育的核心,是学校培养未来人才的蓝图。
31、 编写学科课程标准和教材应遵循的原则:思想性和科学 性统一;理论联系实际;稳定性和时代性结合;系统性和可 接受性结合。
32、 知识不等同于智力,掌握知识的多少并不能标志智力发 展的水平。教学过程中要把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结合起来, 只重视能力培养的形式教育论(英国洛克)和只重视知识传 授的实质教育论(英国斯宾塞)都是错误的。
33、 赫尔巴特提出了传授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相统一的规 律。
34、 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激发学****动机;(2)感知教材, 形成表象;(3)理解教材,形成概念,这是中心环节;(4)巩 固知识;(5)运用知识,形成技能技巧。
35、 主要的教学原则:(1)科学性与教育性相结合的原则;
(2)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3)直观性原则;(4)启发性原则;
(5)循环渐进原则;(6)巩固性原则;(7)因材施教原则。
36、 两种对立的教学方法思想是启发式和注入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