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
文档名称:

院前医疗急救管理办法.doc

格式:doc   页数: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院前医疗急救管理办法.doc

上传人:xxj16588 2016/6/18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院前医疗急救管理办法.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院前医疗急救管理办法院前医疗急救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院前医疗急救管理,规范院前医疗急救行为,提高院前医疗急救服务水平, 促进院前医疗急救事业发展, 根据《执业医师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护士条例》等法律法规, 制定本办法。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从事院前医疗急救工作的医疗机构和人员。本办法所称院前医疗急救, 是指由急救中心(站) 和承担院前医疗急救任务的网络医院( 以下简称急救网络医院) 按照统一指挥调度, 在患者送达医疗机构救治前, 在医疗机构外开展的以现场抢救、转运途中紧急救治以及监护为主的医疗活动。第三条院前医疗急救是政府举办的公益性事业,鼓励、支持社会力量参与。卫生计生行政部门按照“统筹规划、整合资源、合理配置、提高效能”的原则,统一组织、管理、实施。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应当建立稳定的经费保障机制, 保证院前医疗急救与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和医疗服务需求相适应。第四条国家卫生计生委负责规划和指导全国院前医疗急救体系建设,监督管理全国院前医疗急救工作。县级以上地方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负责规划和实施本辖区院前医疗急救体系建设,监督管理本辖区院前医疗急救工作。第二章机构设置第五条院前医疗急救以急救中心(站)为主体,与急救网络医院组成院前医疗急救网络共同实施。第六条县级以上地方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应当将院前医疗急救网络纳入当地医疗机构设置规划, 按照就近、安全、迅速、有效的原则设立,统一规划、统一设置、统一管理。第七条急救中心(站)由卫生计生行政部门按照《医疗机构管理条例》设置、审批和登记。第八条设区的市设立一个急救中心。因地域或者交通原因,设区的市院前医疗急救网络未覆盖的县( 县级市), 可以依托县级医院或者独立设置一个县级急救中心(站)。设区的市级急救中心统一指挥调度县级急救中心(站) 并提供业务指导。第九条急救中心(站)应当符合医疗机构基本标准。县级以上地方卫生计生行政部门根据院前医疗急救网络布局、医院专科情况等指定急救网络医院, 并将急救网络医院名单向社会公告。急救网络医院按照其承担任务达到急救中心(站)基本要求。未经卫生计生行政部门批准, 任何单位及其内设机构、个人不得使用急救中心(站)的名称开展院前医疗急救工作。第十条急救中心(站)负责院前医疗急救工作的指挥和调度, 按照院前医疗急救需求配备通讯系统、救护车和医务人员, 开展现场抢救和转运途中救治、监护。急救网络医院按照急救中心(站) 指挥和调度开展院前医疗急救工作。第十一条县级以上地方卫生计生行政部门根据区域服务人口、服务半径、地理环境、交通状况等因素,合理配置救护车。救护车应当符合救护车卫生行业标准, 标志图案、标志灯具和警报器应当符合国家、行业标准和有关规定。第十二条急救中心(站)、急救网络医院救护车以及院前医疗急救人员的着装应当统一标识, 统一标注急救中心(站) 名称和院前医疗急救呼叫号码。第十三条全国院前医疗急救呼叫号码为“ 120 ”。急救中心(站)设置“ 120 ”呼叫受理系统和指挥中心,其他单位和个人不得设置“ 120 ”呼叫号码或者其他任何形式的院前医疗急救呼叫电话。第十四条急救中心(站)通讯系统应当具备系统集成、救护车定位追踪、呼叫号码和位置显示、计算机辅助指挥、移动数据传输、无线集群语音通讯等功能。第十五条县级以上地方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应当加强对院前医疗急救专业人员的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