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0
文档名称:

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ppt

格式:ppt   大小:2,348KB   页数:4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ppt

上传人:wc69885 2021/7/22 文件大小:2.29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1.著名学者钱穆认为,唐代“在三省体制下,决策不再是单纯的皇帝个人行为,皇帝的最后决定权包含在政务运行的程式中”。钱穆先生的观点是(  )
A.唐朝专制皇权进一步加强
B.唐朝三省相互牵制
C.唐朝皇帝还未拥有足够的专制权力
D.唐朝实行集体决策机制
【解析】 材料体现了唐朝三省体制对皇权的限制,说明在这一时期,皇权还未形成高度集中,C项正确。A、B两项材料无体现,D项与材料主旨不符。【答案】 C
2.唐代中枢机构中书省、尚书省和门下省的精细分工体现了A.施政观念上的民主追求 B.剥夺相权的创新设计
C.行政运作程序的有效制衡 D.弱化君权的重要进步
【解析】 唐代中枢机构之间虽然相互牵制和监督,但事情还是由皇帝最后裁决,这不是“民主追求”,可排除A项;三省分工精细,削弱了相权,保证了皇权的独尊,故B、D两项错误;三省的精细分工体现了行政运作程序的有效牵制,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最终加强皇权。【答案】 C
人人都说皇帝好,其实皇帝也苦恼;
忠奸难辨睡不好,后宫争宠吃不消;
要是官吏选不好,******治不了;
最怕地方造反了,身家性命也难保。
好了歌
皇帝的烦恼
忠 奸 难 辨
腐 败 难 治
官 吏 难 选
地 方 难 管
监察制度
选官制度
地方官制
君权与相权
亟待解决的问题:
第3课 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
课标要求:
列举从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
皇帝的烦恼之相权过大
材料:汉景帝时期,窦太后想封其兄王信为侯,景帝不敢独自做主,“请得与丞相计之”。而丞相周亚夫说:“高帝约‘非刘氏不得王,非有功不得侯,不如约,天下共击之’。今信虽皇后兄,无功侯之,非约也”。丞相不同意,景帝也只好作罢。
通过上述材料,大家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阅读教材第10页梳理出汉、隋唐、宋、元统治者如何创新制度缓解皇权与相权的矛盾。
朝代
中枢权力机构或制度

汉武帝
东汉
魏晋南北朝
隋唐


三公九卿
中外朝
尚书台(代三公)
三省制萌芽
三省六部制
二府三司
一省制
一、三省六部制的确立及其演变
皇帝
御史
大夫

























1、秦朝中枢权力体系:三公九卿制
丞相位高权重,易威胁皇权
建立中朝
皇 帝
尚书令
侍 中
常 侍
丞 相
御史大夫
太 尉
九 卿
中 朝
外 朝
有事上报
2、西汉武帝时:
执行机构
决策机构
皇帝(皇权至上)
尚书省 执行机构
中书省 制令决策
门下省 封驳审议












凡军国大事,必由中书省起草、决策
门下省审议复奏
然后始付尚书省颁布执行
3、三省六部制
贞观年间,某地发生严重旱灾,上奏朝廷。大臣甲提交书面处理方案:,,。大臣乙认为甲的处理方案可行,上呈至皇帝,皇帝赞许,吩咐大臣丙负责执行。大臣丙将任务依次分配到属下三个部门。
历史重现
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




、乙、丙所在的机构分别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