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20 古代诗歌五首[11].doc

格式:doc   大小:54KB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20 古代诗歌五首[11].doc

上传人:1656741**** 2021/7/23 文件大小:54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20 古代诗歌五首[11].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20 古代诗歌五首
己亥杂诗
七年级语文教研组
授课人:张坤
教学设计
【知识与能力】
、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诗歌。
,初步理解古诗大意,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和诗歌中蕴涵的哲学道理。
【过程与方法】
读好诗句,整体把握,诵读赏析,领悟情感,拓展延伸。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诗人在诗歌中所流露出的强烈情感。
导语设计
设计1:(文本导入)
同学们,在我国源远流长、丰富多彩的文化长河中,诗歌就像是一朵馨香独具的奇葩,永开不败。有这样一位诗人,他胸怀大志,博览群书;有这样一位诗人,他屡受排挤,报国无门;有这样一位诗人,他独上高楼,难寻知音。于是他百感交集,不禁悲从心中来,写下了一首千古绝唱的诗。今天老师将和同学们一起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领略中华古诗的魅力。大家知道诗人是谁吗?下面我们就一道去诗中探秘……
设计1:(背景导入)
鸦片战争的前一年,曾经强盛的大清帝国行将没落。腐朽的清政府对外卑躬屈膝,对内大肆打压,官吏贪污腐败,百姓民不聊生。这时候,龚自珍写下了今天我们要学的这首诗—《己亥杂诗》 。
第1课时
学习目标
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诗歌。(重点)
2. 借助注释,初步理解古诗大意,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重难点)
学习过程
标导学1:背景介绍,营造氛围 
指名读课题,结合课前搜集到的资料,解释诗题。
明确:中国古代用天干地支纪年法,本诗所指的“己亥年”是1839年。这一年龚自珍辞官南下,一路将所见所闻所思所想记录成315首日记体组诗。因为都写于己亥年,所以将这315首诗都称为——(读课题)《己亥杂诗》。这一年,正是鸦片战争的前一年,曾经强盛的大清帝国行将没落。腐朽的清政府对外卑躬屈膝,对内大肆打压,官吏贪污腐败,百姓民不聊生,这时候,龚自珍写下了这首诗。
诗人简介:龚自珍,号定庵,清代人,近代思想家、文学家。由于力主改革弊政,受当局排挤,48岁那年愤然辞官南归。他诗、文、词各体兼长,并精通经学、文字学和史地学。文章奥博纵横,自成一家。行文独具风格,于蕴藉中洋溢着激情,于客观描述中寄托着深意,诗歌瑰丽奇肆,成就尤大。有《龚定庵全集》。 《己亥杂诗》选自《龚自珍全集》,共350首,多咏怀和讽喻之作,写于己亥年。这一年作者愤然辞官南归,后又北上接迎眷属,往返途中将见闻感受写成三百五十首杂诗,统名曰《己亥杂诗》,此选其一。
目标导学2:朗读诗歌,感知诗意
1. 老师范读后,学生自由读诗,看看通过自读,能读懂什么?有什么不明白的,做上记号,一会提出大家共同研究。
①读准字音,停顿正确地读顺诗句。
②借助注释或工具书,联系课前收集的资料,试理解诗句的意思。

【教学提示】
要求学生在读诗的过程中结合课下注释或查字典,识记掌握。
注意训练学生的诗歌节奏和音韵。
【学法指导】
炼字:所谓炼字,就是锤炼诗歌的词语,使之生动、形象、精练、传神。古人写诗,十分讲究炼字,因为经过作者锤炼过的关键字词,常常是最能表露诗歌情感和体现诗歌语言艺术的地方。这些词语一般是动词、形容词、数词和副词。
2. 指名读,评读,练读。(纠正字音与停顿)
3. 汇报交流。
学生自由交流,相机解决以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