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5 玲玲的画.doc

格式:doc   大小:16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5 玲玲的画.doc

上传人:1656403**** 2021/7/23 文件大小:1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5 玲玲的画.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5 玲玲的画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会认15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这些生字组成的新词。
2.理解“端详”“收拾”等比较难理解的词语的意思。
过程与方法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并积累对自己有启发性的句子。
2.抓住课文中人物的情感线索,理解课文,深入体会人物情感的变化。
3.利用课文中的留白处,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课文,懂得生活中只要肯动脑筋,坏事也能变成好事的道理。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信心与能力。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学****生字新词,认清字形,理解新词。
2.指导学生正确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并积累对自己有启发性的句子。
教学难点
1.抓住人物的情感线索,深入体会人物情感的变化。
2.懂得生活中只要肯动脑筋,坏事也能变成好事的道理。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复****旧知,导入新课
1.听写词语:画家 一幅画 评价
奖励 时候 报纸 另外 以及 拿手 并且
2.导入新课
玲玲的画要参加评奖了,她很开心。可是得意就会忘形,乐极就会生悲。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情呢?玲玲又是怎样解决的呢?这节课让我们继续学****这篇课文,从文中找出答案吧!
二、课文研读,突破重难
1.学****第2—9自然段,在学****过程中完成重要词语的理解、运用和拓展,包括近义词和反义词。
(1)朗读指导:根据故事情节的需要,语气时而伤心,时而高兴。
(2)通过男生、女生角色扮演的方式朗读并思考:从“爸爸又在催她了”一句中你们体会到了什么?
明确:从“爸爸又在催她了”中可以体会到爸爸不止一次催玲玲早点儿睡觉,但玲玲仍然完全沉浸在这幅画中。这位爸爸和我们的爸爸一样,很疼爱自己的女儿。
(3)提问思考:玲玲为什么“伤心地哭了起来”?
明确:因为就在玲玲收拾水彩笔的时候,水彩笔掉到了纸上,把画弄上了多余的颜色。所以玲玲伤心极了
,就大哭起来。这也是事情的起因,为下文写爸爸启发玲玲画小狗埋下了伏笔。
(4)“叭的一声”中“叭”是一个什么词?你还能写出这样的词语吗?(理解玲玲此时的心情,可以让学生们换位思考:如果此时你是玲玲,心情应该是怎样的?)
明确:“叭”是一个拟声词,指水彩笔掉落在纸上的声音。这样的词还有:叽、喳、哗、呜等。
(5)第6自然段中体现时间紧迫的词语是哪个?
明确:来不及。
(6)其他表现时间紧迫的词语。
拓展示例:
千钧一发 危在旦夕 十万火急 迫在眉睫 一触即发
(7)提问:“爸爸拿起画,仔细地看了看”一句中的“仔细地”能不能去掉?为什么?
明确:不能。“仔细地”表明爸爸在很认真地看玲玲的画,同时说明爸爸在认真思考。
(8)提问:“画点儿什么”一句说明了什么?
明确:说明爸爸经过认真思考后,想出了弥补这张画的方法。同时说明这是一个爱动脑思考,又善于启发引导孩子自己解决问题的父亲。
(9)思考:文中哪一句是中心句?有什么作用?从中你受到了什么样的启示?
明确:中心句:好多事情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糟。只要肯动脑筋,坏事也能变成好事。
作用:这一中心句起到了点明主题的作用。
启示:说明在日常生活中事情弄糟了并不可怕,只要我们开动脑筋,就能想办法把坏事变成好事。因为好事和坏事可以互相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