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月杜甫
万里瞿唐月,春来六上弦。
时时开暗室,故故满青天。
爽和风襟静,高当泪满悬。
南飞有乌鹊,夜久落江边。
精选课件
1
背景
诗为大历二年(767)六月初旬所作。安史之乱后,杜甫一直在西南一带漂泊。此时正困居夔州。
精选课件
2
运行万里而来的瞿塘峡的月亮,今春以来已经是第六次出现上弦月了。
月光常常照亮我幽暗的居室,洒满无垠的蓝天。
月光静静洒下,凉爽透过衣襟,格外宜人;月亮高高地悬挂天空,空自对着我挂满泪痕的脸,竟无动于衷。
有一只南飞的乌鹊,在月下盘旋良久,无枝可依,只好落在江边。
精选课件
3
万里:言月运行万里而来,又暗喻漂泊万里的诗人。
春来:今春以来。上弦:上弦月,农历每月初七、初
八的 弓形月亮。
首联既交代了时间(六月初旬)和地点(瞿塘峡),又寄寓了万里漂泊、羁留难归之感。
精选课件
4
时时:常常。与“故故”变文同义。
开:指照亮。
满:指月光洒满。
“时时”二字既写出月的殷勤关切,又见出诗人饱经丧乱,常常夜不成寐,望月思归。
精选课件
5
爽:清爽,凉爽。合:环绕,充满。风襟:衣襟。
当:对着。悬:悬挂天空。
乌鹊:乌鸦。夜久:夜深。
此联化用曹操《短歌行》的诗句:“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暗喻自己到处漂泊,无处栖身。
精选课件
6
“万里瞿唐月,春来六上弦”:“万里”,作者先在读者面前展现了一个大的背景,然后现一轮孤月。使人感到,天地之中,作为个体的诗人孤独寂寞之情。“六上弦”从时间的角度写时间之久,与“夜久”相呼应,表明长期在外漂泊的厌倦。
“时时开暗室,故故满青天”:主体仍然是月,有情开室,但满眼望去仍然是漫天的清辉。独处陋室,浴漫天清辉,那是一种什么样的凄清孤独啊!叠词的运用还构成了节奏的美。
“爽合风襟静,高当泪脸悬 ”:清朗的月色加细风,可以很美妙,可以很凄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