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
文档名称:

古代医学.doc

格式:doc   页数: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古代医学.doc

上传人:xxj16588 2016/6/19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古代医学.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古代医学中国的中医学起源于三皇五帝时期, 相传伏羲发明了针灸并尝试草药。在公元前 3000 多年,中国的轩辕黄帝写下了人类第一部医学著作——《祝由科》,后世人在这部医药著作的基础上不断增补删改, 逐渐形成了后来的《黄帝内经》和《黄帝外经》, 并由祝由科里将纯粹的医药分离了出来,形成了后来的中医学。而其中的《黄帝内经》则在世界上第一个提出了“不治已病治未病”这一防病养生保健康的预防医学观点。早在周代( 公元前 1046 年-公元前 771 年) 就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医院和医疗制度,周代的医疗机构设有医师、上士、下士、府( 管药库)、史( 管记录)、徒若干人。下面又分食医( 管饮食卫库)、疾医( 内科)、疡医( 外科)、兽医四种, 这是世界上最早的医学分科。医师总管医药行政, 并在年终对医生进行考核;《周礼》记载“岁冬则稽其事, 以制其食”, 就是说, 医生每年都要通过年终考核增减俸禄。当时的患者已经分科治疗,而且建立病历。“死终则各书其所以, 而入于医师”, 规定在死者病历上要写明死因,然后送交医师存档,以便总结医疗经验,提高医疗技术。这也是世界上最早的病历制度。在春秋战国(公元前 770 年- 前 221 年) 时期名医辈出, 秦国有名医医缓, 齐国有长桑和他的徒弟扁鹊。扁鹊发明了中医独特的辨证论治,并总结为“四诊”方法,即“望、闻、问、切”。扁鹊看病行医有“六不治”原则: 一是依仗权势, 骄横跋扈的人不治; 二是贪图钱财, 不顾性命者不治; 三是暴饮暴食, 饮食无常者不治; 四是病深不早求医者不治; 五是身体虚弱不能服药者不治; 六是相信巫术不相信医道者不治。后世则尊称他为神医扁鹊。春秋战国时流行的主要医学著作有《黄帝内经》、《黄帝外经》、《扁鹊内经》、《扁鹊外经》、《白氏内经》、《白氏外经》和《旁篇》这七本,合成“七经”。在秦朝(公元前 221 年—公元前 207 年)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专门法医——" 令史"。秦律规定, 死因不明的案件原则上都要进行尸体检验, 司法官如果违法不进行检验, 将受到处罚。秦代的《封诊式》对法医鉴定的方法、程序等有较为详细的记载。在人命案件中, 鉴定检验的主要内容有尸体的位置、创伤的部位、数量、方向以及大小等。令史检验完成之后, 必须提交书面报告, 称为“爰书”, 是世界上最早的法医鉴定和现场勘察报告。秦代还在世界上第一个建立传染病医院——“疠迁所”, 并制定了最早的治疗传染病的隔离制度。据 1975 年湖北省云梦睡虎地出土秦简中记载: 当时规定, 凡经医生在给病人检查后发现有鼻梁塌陷、手上无汗毛、声音沙哑、刺激鼻腔不打喷嚏等症状者, 一律送至疠迁所隔离治疗。这说明中国古代对传染性疾病的治疗措施, 很早就已经是得力有效的。到了西汉时期( 公元前 202 年-公元 8年) ,中医的阴阳五行理论已经非常完备,名医则有太仓公淳于意和公乘阳庆。东汉出现了著名医学家张仲景和华佗。张仲景完善了中医的辨证理论, 他还是世界上第一个临床医学大师, 被尊称为医圣。他著有《伤寒论》《疗妇人方》、《黄素方》、《口齿论》、《平病方》等等医书, 最终流传下来的医书被并被后人编纂为《伤寒杂病论》和《金匮要略》。张仲景采用辨证论治的基本原则,在《伤寒论》中归结为“八纲辨证”和“六经论治”, 经由这两种方法辨证论治后, 再采用“八法”(汗、吐、下、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