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0
文档名称:

第1课时 尊重他人[7].docx

格式:docx   大小:654KB   页数:1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第1课时 尊重他人[7].docx

上传人:1656403**** 2021/7/24 文件大小:654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第1课时 尊重他人[7].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第1课时 尊重他人
1.知识目标:
懂得什么是尊重;理解自尊与尊重他人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知道如何尊重他人;领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知道怎样换位思考;把握平等的内涵,知道每个人在人格和法律地位上是平等的。
2.能力目标:
了解自尊与尊重他人的相互关系,掌握尊重他人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体验平等待人对己对人所带来的情感上的慰藉;初步形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人生态度;培养关注他人、平等待人、包容他人、欣赏他人的良好品质,在尊重他人的过程中体验快乐。
1.重点:
(1)尊重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的作用。
(2)人与人的平等首先是人格与法律地位上的平等。
(3)学会换位思考。
2.难点:
掌握尊重他人的方法。
一、导入新课
“五里”与“无礼”
从前,有个年轻人要去张村办事,可他不认识去张村的路,路上遇见一位六十多岁的老人,便迎面喊道:“喂,老头儿,从这里去张村该怎么走,有多远?”老人看他轻狂而无礼貌,便脱口而出:“无礼!”说完就愤愤地快步离去。年轻人转足足走了五里的路程,一直没有见到叫张村的地方。这时,年轻人停下脚步来,独自坐在路边,左思右想,考虑了半天,似乎悟出了什么……
教师提问:他悟出了什么?你知道吗?换成你,你会怎么做?
【教师总结】尊重他人是一个人内在修养的外在表现。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应该竭尽所能地尊重他人的人格,这样才能赢得他人的尊重。
新课讲授
自主学****br/>为什么要尊重他人?(尊重他人的作用?)
如何做到尊重他人?
目标探究
(一)尊重他人的原因及含义
活动一:体味尊重
(学生阅读教材P32的“运用你的经验”)
思考:上面两幅图片分别体现了什么?面对上述两种场景,你的感受有何不同?
教师:图1体现了对比赛对手的尊重。图2体现了对环卫工人的不尊重。
不同的场景给人的感觉是不一样的,我们喜欢与尊重他人的人交往
活动二:讨论尊重
(学生阅读教材P33的“探究与分享”)
1.思考:你赞同哪位学生的观点?举例说明你支持的观点。
2.有人说:“尊重比帮助更重要。”你认同这个观点吗?说说你的理由。
教师讲述:。例如:在超市里购物,你要想获得他人的尊重,首先必须遵守超市的购物规则,态度要谦和,说话要有礼貌,选择商品应事先考虑好,以免耽误其他顾客购物,对营业员的优质服务应表示谢意。只有这样,你才能得到超市里其他购物者和营业员对你的尊重。。理由:一般来说,所谓“帮助”,是指以出钱、出力或出主意的方式相助别人,即替别人解决实际性的、现实性的、具体的、实在的困难;所谓“尊重”,则是指敬重、重视。如果说,帮助别人是出于怜悯或爱心,那么尊重别人则是源于更高的觉悟和境界。帮助往往可以直接给予获助者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而尊重则更可以唤起获尊重者心底的潜力,激活奋发向上的活力。因此,尊重比帮助更重要。
教师总结:每个人都是有尊严的个体,都希望得到他人和社会的尊重。受到尊重能够增强自尊、自信,产生良好的心理体验,如满足感、成就感等。在社会生活中,我们应该尊重他人的人格、权利等。
活动三:情境讨论——乞丐可以进图书馆吗?
(展示材料)
某市图书馆允许行乞者进馆读书。对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