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2
文档名称:

南京大学中国现代文学史教案。.doc

格式:doc   页数:3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南京大学中国现代文学史教案。.doc

上传人:xxj16588 2016/6/19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南京大学中国现代文学史教案。.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南京大学中国现代文学史教案第一章“五四”文学革命的背景、意义和初期新文学创作范围较大的问题如背景一般以小题考察,而比较具体的方面一般考大题。一、背景与意义中国社会从古代、近代向现代转型, 中国的有识之士几乎一致地看到: 中国要走向现代化的进程,最重要的是人的精神的健强,是民族的醒悟。因此,“五四”时期,文学被推至前所未有的地位。“五四”文学运动有广泛的基础,即从鸦片战争至“五四”运动,中国知识界经历了四个阶段、三个变化, 即洋务运动、维新运动、辛亥革命、“五四”新文化运动; 洋务派以经济改革为中心的“中体西用”,维新派为主的以政治改革为中心的启蒙主义文化思想,“五四”新文化运动以伦理革命为中心的文化思想,真正揭开中国文学发展进程中崭新的一页, 真正体现了中国文学与世界文学交融的眼光, 体现了现代文学对传统文学又继承、又批判、又创新的文学发展观念。“五四”文学革命是中国社会从古代、近代到现代根本转型的一个独特的切入点。二、晚清文学对“五四”新文学的影响随着政治、经济、文化各种维新思潮的发展, 晚清文学呈现了一种繁荣局面。晚清文学的繁荣,体现了外国文学对中国的影响。晚清文学显示了一种把文学推向现代化的趋势。影响: 1 、文学观念的变化和现代性文学格局的形成,最重要体现在晚清文学明显强化和提高了小说和戏剧这两种文体的地位, 明确小说、戏剧、诗歌、散文为平等并列的四大文体,是对传统文化的革新,这种观念转变,奠定了“五四”新文学整体格局的基础。 2、对翻译文学的高度重视。 1896 年- 1916 年, 翻译外国小说 800 多种, 林纾翻译的小说被称作“林译小说”, 形成当时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 繁荣了晚清当时的文学作品,对“五四”新文学作家产生了深刻的、很大的影响。 3 、晚清小说创作对“五四”新文学的影响,以梁启超为代表提出小说界革命,在艺术上不成功, 但因特别追求小说的社会意义, 明确反对把小说看作游戏和娱乐, 追求它的社会意义, 这种追求实际上就是茅盾、叶圣陶等人文学研究会强调为人生服务的现实主义创作的先声(四大谴责小说) 。晚清小说初步吸取和运用了一些西方小说的新的表现形式,主要体现在加强了第一人称的叙事角度, 直接取材于现实中的人和事, 甚至出现了对典型环境和典型人物的刻画,为新文学作家实现小说的根本转变提供了必要的经验 4 、晚清出现了话剧的萌芽。中国最早的话剧团体是 1906 年成立的春柳社, 1907 年演出《茶花女》,是第一部登台演出的话剧。三、《新青年》的重要作用及“文学革命”口号的正式提出《新青年》是综合性文化刊物,而非纯文学刊物, 1915 年9 月在上海创刊,主编陈独秀,最初称为《青年杂志》。它是整个“五四”新文化、新文学运动期间代表着新文学、新文化阵营向旧文学、旧文化进攻批判的主要阵地。当时几乎所有重要的文学理论、口号、文学作品都是在《新青年》上发表的。 1917 年1月、2月, 胡适和陈独秀分别发表《文学改良刍议》和《文学革命论》, 标志着“五四”文学革命的正式开始。“五四”新文学最初一批重要作品就是在《新青年》上刊登的,最重要的是 1918 年1 月首次刊登胡适等人创作的白话新诗。同年 5 月,刊登鲁迅的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这也是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标志着“五四”新文学创作实践的正式开始。“五四”新文学的发展进程中,以《新青年》为核心, 形成了新文化的统一战线, 同时出现了一个创作群体,称作“新青年”作家群。同时还出现了其他一些刊物: 《每周评论》、《少年中国》、《星期评论》、《新潮》,以《新潮》为核心,也出现了“新潮”作家群。周作人发表《人的文学》和《平民文学》。 1920 年,白话文终于取得了正宗地位,北洋政府被迫承认白话文为国语。四、“五四”新文学进程中封建复古势力的反扑两个复古派: 学衡派, 20 年代初期南京东南大学教授组成; 甲寅派, 以章士钊为代表。五、“五四”新文学初期的创作实践白话新诗的尝试, 1920 年3 月胡适出版《尝试集》, 是中国第一部新诗集。刘半农 191 8 年5 月发表《卖萝卜的人》,是中国现代最早的无韵诗;同年 7 月又发表《窗纸》、《无聊》, 是中国现代最早的散文诗。初期白话诗人的贡献与不足: 1 、坚持用白话写诗; 2 、语言与体式上创立了自由、无韵、散文诗体等。不足是:缺乏感情、想象力,结构松散、缺乏韵律美。其他小说、戏剧、散文做一般了解。思考:晚清文学观念的变化对“五四”新文学有哪些影响? 第二章鲁迅出现的意义及鲁迅文学创作价值和文学史地位一、鲁迅出现的文学史意义: (一) 鲁迅并不是单独出现的,是“五四”新文化、新文学运动中的一批文学巨匠中的一个, 但他是独特的一个, 其独特体现在: 他是“五四”那批人中真正把文学当作自己终身职业的人。因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