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0
文档名称:

气肿性膀胱炎PPT教案.pptx

格式:pptx   大小:6,567KB   页数:4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气肿性膀胱炎PPT教案.pptx

上传人:12345 2021/7/25 文件大小:6.41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气肿性膀胱炎PPT教案.ppt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会计学
1
气肿性膀胱炎
定义
气肿性膀胱炎(Emphysematous cystitis,EC)是临床十分少见的膀胱特殊炎症,是膀胱受产气细菌的感染,膀胱壁的炎症病灶内产生大量气体,气体增多时,可逸入膀胱腔内,继而发生膀胱气肿。气体可弥散于膀胱壁内或经破裂的膀胱壁逸出至膀胱内及膀胱外。
易发人群在60-70岁之间,平均年龄在69岁,主要以女性为主(女:男,:1),糖尿病患者占全部病例的2/3,且女性病人更普遍。
病因、病理
危险因素
(1)高龄女性
(2)糖尿病(低血糖昏迷后尿潴留留置导尿)
(3)神经源性膀胱
(4)导尿管放置
(5)膀胱直肠瘘
(6)晚期肾脏疾病
(7)下尿路梗阻
(8)继发手术病变:如膀胱癌、膀胱部分切除术后、子宫全切术后卵巢转移癌、化脓性睾丸炎行切除术后、刮宫术后等。
老年女性泌尿生殖道短而宽,与有大量细菌寄居的肛门接近,而且老年女性绝经后泌尿生殖道黏膜发生退行性变,上皮萎缩,糖原含量减少,乳酸杆菌数量减少,IgA及有机酸分泌减少,局部抗菌能力减低,易发生泌尿生殖道感染。
糖尿病、创伤、泌尿系梗阻是本病主要易感因素。
目前研究63%的病例同时患有糖尿病,糖尿病患者具有泌尿系感染的倾向,更容易引发复杂的泌尿系感染,糖尿病可诱发糖尿病肾病、肾乳头坏死、肾动脉狭窄以及肾病继发的膀胱功能障碍,导致肾和输尿管脓肿、真菌感染、产气性感染。
泌尿系损伤(包括导尿操作损伤尿道膀胱黏膜)、返流性尿道炎、下尿路梗阻或其他疾病如神经源性膀胱,甚至肠道感染或腹泻也可诱发本病。
导致气肿性膀胱炎的细菌类型最常见的病原体是大肠杆菌(58%),其他病原体有:克雷伯肺炎杆菌(21%)、梭状芽孢杆菌、葡萄球菌、产气肠杆菌、奇异变形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产气荚膜状芽孢杆菌、白假丝酵母菌等。
病理基础一般认为是膀胱损伤后致病菌经血行、淋巴管或膀胱上皮进入膀胱壁内或由于膀胱出口梗阻引发尿潴留导致的继发感染致使细菌或真菌生长,而高血糖、高尿糖有利于细菌生长,细菌酵解膀胱壁组织内大量的葡萄糖而产生二氧化碳气体,形成壁内的气泡,气泡溃破后气体进入膀胱腔内或膀胱外周的浆膜下。气泡破溃进入膀胱腔内,可形成较大液气平面;进入膀胱外周时,严重时可形成气腹,双侧膈下可见游离气体影。尿液一旦发生逆流,可引起急性气肿性肾盂肾炎。
机制
目前仍了解甚少。
(1)厌氧菌感染导致气体产生。
(2)在尿路中大量糖、蛋白质等发酵物的排泄。
(3)膀胱内压力升高导致膀胱局部血流下降致使气体吸收不良。
(4)患者免疫力下降。
对于无糖尿病的患者出现产气症状的解释:
(1)病原体分解蛋白尿患者膀胱内的蛋白质所产生的气体。
(2)是受损的机体反应,包括血管反应和组织内受损的代谢产物。这些受损的组织成为患者产气的易感因素。
目前受损机体反应的多因素系统和糖与蛋白的发酵理论,还未完全被认可,至今尚未有更好的解释。
临床表现
本病临床症状不典型,可有发热、血尿、尿潴留、下腹部不适、下腹痛等症状,甚至可发生严重败血症,合并其他疾病时也可以出现腹泻等伴随症状为首发症状。53%的病例有典型的泌尿系统感染症状,其他的可能表现为下腹痛。最具特征性症状是气尿,但极少见。基本特征为:下腹部触压痛,累及浆膜时会出现反跳痛。气量多时可叩诊鼓音。在被报道的病例中,7%没有症状,是在治疗其他疾病中作腹平片发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