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
文档名称:

王江民走进历史的IT英雄.doc

格式:doc   大小:26KB   页数: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王江民走进历史的IT英雄.doc

上传人:学习一点 2021/7/25 文件大小:2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王江民走进历史的IT英雄.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王江民走进历史的IT英雄
  2010年的清明节,对中关村的意义与往年不同。在清明前一天,4月4日的9点20分,王江民因心脏病突发在京逝世。
  中关村失去了一位标志性人物,一位知识英雄。
  
  非一般的人生
  王江民的成长和奋斗可谓传奇,他跨越了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的两个时代,在这两个时代中,他证明了一个底层的百姓子弟,身上也蕴含着令人难以置信的力量和近乎无限的可能。
  童年时的王江民,由于腿部残疾不能下楼,他只能一个人孤独地从窗户里呆呆地看着楼下的孩子玩耍,久而久之性格就变得较为内向。上学后,他经常被别的孩子欺负和嘲笑,这让他有些自卑,言语不多。但据他童年时的好友黄先生说,“他内心极其要强,喜欢钻研,上小学时,就比较喜欢自学无线电,搞半导体收音机。从矿石收音机到晶体管收音机,再到电唱机留声机,江民全都钻研透彻并亲自动手成功制造出来过,当时就让身边的人刮目相看。”
  1971年初中毕业后,20岁的王江民进工厂当了普通的技术员,后来被调到了国有企业烟台轴承仪器厂,从事光机电设计和工控软件设计。
  记者采访了王江民曾经所在厂的老厂长、现在的烟台轴承仪器有限公司董事长赵述清,他沉痛表达了对王江民离世的悲恸之情。1994年,赵述清来到当时的烟台轴承仪器厂。当时的王江民已经在电脑软件领域有所耕耘,在厂里也是技术能手,却没有评上高级工程师。可能因为他不是正规的大学生,也可能因为他在业余时间搞“副业”――王江民在私下里做一点软件生意(赵的印象里那时候他的杀毒软件版本是“国际巡警”KV100),每个软件卖100多块钱。赵述清找他谈话,问他是否可以把这个“副业”放到厂子里做?王江民说这个产品在厂子里不一定能做好,另外,在烟台这个地方做软件生意,也不见得适合,得出去发展。此时,王江民倒没说想独立创业――他那时还可以用技术授权的办法把技术卖给中关村的代理商。
  王江民的另外一番话赢得了赵述清的理解和信任:“我毕竟是个残疾人,雅伟(第一个妻子)身体也不是很好。现在挣点钱,还可以预备给妻儿防老。”――这表现了一个男人的责任心。赵述清没有为难王江民,并且协助他办理了高级工程师职称。
  在赵述清眼里,王江民是一个异常勤奋的人:“他基本上不分时间、地点都在学****哪怕中午在食堂吃饭,你都能看到他一边啃着馒头,一边翻着书。”
  那时的王江民还有一个特点是比较敏感――可能是小时候因为腿疾被侮辱、被伤害的经历导致的。别人一句不经意的闲话,在他那里可能会引起一顿脾气,与其说他是在和外界做斗争,不如说是在和自己战斗。
  他是一个意志坚强的人。厂里有员工一起去北岛钓鱼,骑自行车去,他的腿不大方便,但别人骑多远,他也骑多远,从来不甘人后。那时,他还和同事们一起游泳、打猎,很多时候,他是为了磨练意志,锻炼身体。
  一项项技术发明,一个个荣誉称号,都可以是看作这场战斗的战利品。也许,对他来说这些东西并不见得有多重要,重要的是他告诉了自己,自己能行。
  王江民也不是刚愎自用、不近人情的人。厂子新分来了五个大学生,王江民和他们相处得不错。他遇到一些技术上的问题,会向这些大学生们请教。有一次和他们一起爬山,大家回到山脚下的时候气喘吁吁,王江民就买冰棍请他们吃。王江民作为一个资深工程师,此刻正把自己当成一个学生。对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