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
文档名称:

学校餐厅卫生管理制度.docx

格式:docx   大小:19KB   页数: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学校餐厅卫生管理制度.docx

上传人:不忘初心 2021/7/25 文件大小:1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学校餐厅卫生管理制度.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学校餐厅卫生管理制度
为了加强餐厅卫生的全面管理,切实保证食品卫生,防止食品污染,保障用餐人员的绝对安全,根据《食品卫生法》和《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制定以下卫生管理制度。
1、个人卫生
餐饮从业人员必须经过健康体检,各项指标达到健康标准,并经过卫生法规培训合格后才能上岗。凡患大小疾病,未经彻底治癒,均不得从事食品制作工作。
从业人员应保持良好个人卫生,操作时应穿戴清洁的工作服、工作帽,头发不得外露,不得留长指甲,涂指甲油,佩带饰物。从业人员操作前手部应洗净,操作时应保持清洁。接触直接入口食品时,手部还应进行消毒。
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操作人员在有下列情形时应洗手:
(1)处理食物前;
(2)使用卫生间后;
(3)处理生食物后;
(4)接触受到污染的工具、设备后;
(5)咳嗽、打喷嚏或擤鼻子后;
(6)处理动物或废物后;
(7)触摸耳朵、鼻子、头发、口腔或身体其他部位后;
(8)从事任何可能会污染双手的活动(如处理货项、执行清洁任务)后。
非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操作人员,在有下列情形时应洗手:
(1)开始工作前;
(2)上厕所后;
(3)接触受到污染的工具、设备后;
(4)咳嗽、打喷嚏或擤鼻子后;
(5)处理动物或废物后;
(6)从事任何(其他)可能会污染双手的活动后。
专间操作人员进入专间时应更换专用工作衣帽并佩戴口罩,操作前双手严格进行清洗消毒,操作中应适时地消毒双手。不得穿戴专间工作衣帽从事与专间内操作无关的工作。
个人衣物及私人物品不得带入食品处理区。
不得在食品处理区内吸烟、饮食或从事其它可能污染食品的行为。
进入食品处理区的非加工操作人员,应符合现场操作人员卫生要求。
2、食品卫生
严格执行食品“四不”制度,确保食品原料使用安全。
食品加工制作的工具、用具、盛具、设备使用前后必须进行严格的清洁卫生、消毒工作,合格后才能使用。
加工制作时必须对原料进行严格检查,冲洗、浸泡、消毒、漂洗,保证食品卫生。
生、熟原料加工场所必须严格分开,实行工具、用具、盛具专用制。生原料必须符合使用卫生标准后才能进入熟食间。加工熟料的设备在使用前卫生状况必须达到标准才能使用。
食品采购必须做好检验工作,经专业人员检验合格后才进入食堂加工。
已加工或已是成品的食品必须做好卫生工作,防止污染。
严格执行国家行政部门批准的食品添加剂使用范围及用量的有关规定,严禁超标。
原料、食品与半成品保管执行“四隔离”制度,以保证使用合格和卫生安全。
3、后厨卫生
1、厨房加工间卫生要做到无“四害”、无蛛网、无灰尘。
2、待加工食品必须做到无假冒伪劣、无严重污染、无超标农药残留,无***变质。
3、工作台、水池及各种设施设备完好、清洁卫生。
4、地面、墙壁、天花板、门窗、玻璃干净清洁,无废弃物、无油腻。
5货架、冰柜、食品柜的物料、成品按类分开,分别盛装,堆放整齐。
6、 潲水桶加盖,保持外部清洁,及时清理冲洗,防止异味,杜绝招引蝇虫,造成食品污染。
7、公共区域卫生有专人负责,有统一安排,有严格标准,有监督检查。
8、各班组实行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