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4
文档名称:

辽宁省高考历史模拟试卷.doc

格式:doc   大小:2,085KB   页数:1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辽宁省高考历史模拟试卷.doc

上传人:zhangxuezhun 2021/7/26 文件大小:2.04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辽宁省高考历史模拟试卷.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辽宁省高考历史模拟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 单选题 (共12题;共24分)
1. (2分) (2018高一上·吉林期末) 西周时期,周王对墓葬用品的规定严格,如:用鼎制度就明确规定为“天子九鼎,诸侯七鼎,大夫五鼎,元士二三鼎或一鼎”。材料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
A . 西周社会呈现等级森严的特征    
B . 西周社会的***现象严重    
C . 西周手工业中冶铜业十分落后    
D . 西周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    
2. (2分) (2016高二上·荣成月考) 有个家境贫穷的读书人贾六,寒窗苦读十年,被当地郡的中正发现,但由于出身较低,被评为“中下品”,被推荐到西北怀远县作县令。该事件应该发生于( )
A . 汉朝    
B . 魏晋南北朝    
C . 唐朝    
D . 宋朝    
3. (2分) (2018高二上·长安期末) 近年来,“穿越”成为文学、影视艺术创作的热门题材。如果让王守仁穿越时空与朱熹对话,他们可能达成共识的一项应该是( )
A . 心外无物,心外无理    
B . 人的善性或美德往往被欲望蒙蔽    
C . 知和行都产生于心    
D . 只有探究万物,才能得到“其中的天理”    
4. (2分) (2016·云南模拟) 雍正七年广东继浙江、福建等省后设观风整俗使,其职责为“化导训饬,令风俗人心,渐归醇厚”。雍正八年,广东观风整俗使焦祈年“恶其教乱民,引福建例,凡有天主教堂,严示驱逐,其屋拆毁”。据此可知设立观风整俗使的目的之一是( )
A . 辅助海禁强化管理    
B . 防范因赋税改革而引发农民运动    
C . 整顿吏治端正世风    
D . 处理西学东渐所衍生的矛盾冲突    
5. (2分) (2017·江苏会考) 有学者指出,《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特点之一是“揖欧仿美”。“揖欧”(学****欧洲)表现是( )
A . 学****英国,实行责任内阁    
B . 效仿美国,推行三权分立    
C . 以德为师,尝试君主立宪    
D . 以俄为师,厉行富国强兵    
6. (2分) (2017高一下·盐城月考) 1928~1936年,我国实有的经过登记注册的公司数量从 394 家增加到了2702家,其实收资本总额也从1.75亿元上升到了7.97亿元。国内出现了更多实力较强、信用良好的民族股份公司。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 . 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B . 南京临时政府奖励发展实业政策    
C . 国民政府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D . 外国商品和资本大量涌入中国市场    
7. (2分) (2019高一下·漳州期中) 据如图推断该城市是( )
A . 广州    
B . 厦门    
C . 福州    
D . 上海    
8. (2分) (2020高三上·应县开学考) 古代雅典10所陪审法庭,平均每所500名陪审员,以抽签方法选出(另有100名候补)。陪审员在开庭时听取原告、被告和证人的口供,当他们弄清案情后,陪审员投票判决,相互之间事先不做商议。这一制度( )
A . 体现了其民主的运作方式    
B . 杜绝陪审员徇私枉法的可能    
C . 保证了案件判决的公正性    
D . 为后世提供了完备的司法程序    
9. (2分) (2016高三上·老河口期中) 某古代学者称:“夫天下之人……所以不得所者,贪暴者扰之,而‘仁者’害之也。……于是有德礼以格其心,有政刑以絷其四体,而人始大失所矣。”据此判断,该学者是( )
A . 朱熹    
B . 王阳明    
C . 李贽    
D . 黄宗羲    
10. (2分) (2018高一下·海安期中****惯上把第一,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分别称之为“蒸汽时代”和“电气时代”,这样划分的主要依据是( )
A . 机械特色不同    
B . 构成材料不同    
C . 交通工具不同    
D . 能源动力不同    
11. (2分) (2019·辛集模拟) 下图为1954~1963年苏联玉米种植面积和玉米产量统计图。对此理解正确的是,赫鲁晓夫农业改革( )
A . 突破了计划经济体制    
B . 利用了自然环境因素    
C . 缺乏实事求是的精神    
D . 是新经济体制的体现    
12. (2分) 自“***贸易协定”生效以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