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交通规划教学大纲
《交通规划》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中文名称:交通规划 课程英文名称:Traffic Planning
课程编号:020030120 适用专业:交通工程
学 时 数: 32 学 分 数:2
课程性质: 必修课 应开课学期:5
执 笔 者: 李香红 审 核 人: 朱成明
批 准 人: 定稿日期:
一、课程的性质和目的
《交通规划》是交通工程专业的基础理论必修课,其授课对象为交通工程专业本科生。它为学生分析和解决简单交通规划问题提供了理论基础。本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掌握交通规划的基本理论、方法、交通规划在实际规划工作中的应用以及必要的软件操作技能。
二、课程教学的主要内容及学时分配
(一)交通规划概述(2学时)
需要掌握交通规划的基本概念、分类、内容、过程、发展历史、及研究展望。
重点讲述交通规划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内容、过程、发展历史以及交通规划中存在的问题等。
(二)交通调查(4学时)
需要掌握交通调查的概要、目的、作用和内容等;流量、密度和速度调查;交通延误和OD调查;交通调查抽样;交通调查新技术。
重点讲述交通中的基本概念,交通流量、速度和密度的调查方法,调查问卷设计与实施,调查抽样,调查结果的统计处理等。
研究性教学内容:根据课堂所学进行“交通流调查”、“居民出行调查”、“机动车OD调查”的问卷设计,并实施交通调查,结合调查数据在交通运输实验中心上机,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等相关调查创新性研究。
(三)交通与土地利用(2学时)
需要掌握交通与土地利用概要;土地利用分类;交通与土地利用模型;交通生成率模型;诱增交通量。
重点讲述交通与土地利用的相互关系,交通与土地利用模型,交通生成率调查,生成率模型。
(四)交通网络布局与设计(2学时)
需要掌握交通小区划分;交通网络与线路布局规划;交通网络的拓扑建模。
重点讲述交通小区划分的必要性、原则和划分技术,交通网络结构与布局、交通网络布局规划指标、布局规划的理论与方法,网络、匝道和交叉口的拓扑设计技术。
研究性教学:在学生掌握交通网络布局评判指标与方法的基础上,安排不同城市交通网络比较的课堂讨论。
(五)交通的发生与吸引(2学时)
需要掌握交通发生与吸引的概念;影响出行生成的因素;出行率调查:我国的出行率调查、美国出行率调查;生成交通量的预测;发生与吸引交通量的预测。
重点讲述交通生成的影响因素、出行率调查、生成交通量预测、发生与吸引交通量预测。
(六)交通分布(4学时)
需要掌握交通分布的概念;分布交通量预测。
重点讲述分布交通量的概念,增长系数法及其他算法。
(七)交通方式划分(4学时)
需要掌握交通方式划分的概念;交通方式划分的影响因素;交通方式划分过程;交通方式划分模型。
重点讲述交通方式划分的概念,效用理论,转移曲线法、函数模型法、Logit模型、Probit模型及参数标定。
(八)交通流分配(4学时)
需要掌握交通流分配的概念;非平衡交通流分配;平衡分配方法;交通流分配的拓展。
重点讲述交通流分配的概念,全有全无分配法,增量分配法,用户平衡分配法,Frank-Wolf算法。
(九)常用交通规划软件(4学时)
需要掌握TransCAD,Cube(Trips),PTV-V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