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中医思维原创183第89期】脐诊,不只是看肚子那么简单.doc

格式:doc   大小:22KB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中医思维原创183第89期】脐诊,不只是看肚子那么简单.doc

上传人:学习好资料 2021/7/27 文件大小:2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中医思维原创183第89期】脐诊,不只是看肚子那么简单.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中医思维原创183第89期】脐诊,不只是看肚子那么简单
自古以来,中医在诊断和治疗上有着琳琅满目、日新月异的技法,然而其中诸多随着古籍的散佚而不为人知,但古籍中蕴含着现代医药再发现中医的宝库,如源于肘后备急方的***,在精准医疗兴起的今天,中医又有哪些可能与之抗衡的技术呢?脐诊或许就是其中之一。
脐诊——两大派别,各有特色脐诊理论源于《内经》,继见于《难经》、《伤寒论》,明清时发展到鼎盛,是通过观察、切按脐部及询问病人脐部异常感受来诊断疾病的诊断方法,属腹诊的内容之一。《厘正按摩要术》曰: “诊腹之要,以脐为先……徐按之而有力,其气应手者,内有神气之守也”。
脐诊在近现代主要分为两派,一派以齐永为代表。他将脐部视为一个后天八卦图,五脏六腑在脐周各有定位。顺序依次是离位主心与小肠,坤位主脾,兑主肺,乾主大肠,坎主肾,艮主胃,震主肝,巽主胆。脐周某一部出现异常,则该部所主脏腑有病变。具体则以观察病人脐部的皮肤色泽、脐孔大小、脐部外形、脐蕊皱折等来判断病人的先天禀赋、疾病发生、转归与预后等。因望诊相对直观,容易掌握,配套的脐针疗法得到广泛认可,因此,齐氏脐部望诊得到了较多的重视和推广。
而在齐氏之前,以近代名医朱莘农先生为代表的脐诊流派,则以脐部切诊为主。由于诊查难度相对较大、推广不足等原因,目前脐部切诊的临床应用并不广泛,但其临床价值意义其实重大。朱氏脐诊,以切为药朱氏脐诊操作:①患者仰卧,两腿伸直,两手置于身体两侧、脐动脉自然伸展;②医者站于病者体侧,以手掌鱼际按切病人的脐部,一如切脉之举、按、推、寻,做轻、重、浅、深之按切,体会脐动脉之势。
诊查要点:一般而言,脐诊在部位上分当脐及脐上、下、左、右,于气势上分缓与急、粗与细、深藏与浮露等征象。正常的脐动是动而和缓有力,深藏不露,且常人每无所觉察。病理之脐动是:寒盛者脐跳细弦或拘紧而急,部位多在脐下,按之较深;肾虚者脐跳细弱短促或粗大无力,部位多在当脐或脐上;冲逆阳浮者脐跳则按之躁急,浮露不藏,甚则上冲至脱。
正确运用朱氏脐诊,需注意病者形体肥瘦与腹壁脂肪厚薄,其中形体肥胖或腹壁脂肪较厚者,常不易按得,故需细心体会。二需与腹诊同步进行,并结合脉诊、舌诊。
(说明:本图仅为示意图)脐诊为依,辨证论治现以朱氏脐诊运用主要证候之一冲肝上逆为例,阐述其辨证论治思路。
冲肝上逆,有水亏木旺及肠热冲激之分:
①水亏木旺,冲阳上冒。
证见脐跳在当脐或左旁,或上冲脘中,势如新张弓弦,按之弦劲搏指。兼见头昏眩晕,或头痛耳鸣,咽间气阻,胸脘窒闷,气逆似喘,心悸不宁,舌红苔黄或薄黄,脉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