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重要消息:2018 新版《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标准》规范将从今天
开始实施
《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标准》 (GB51251-2017)
《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标准》 (GB51251-2017) 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
建设部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检验检疫总局 #于2018 年05月01日联合发布,
2018年08月01日实施。
刖百
▼▼▼▼▼▼▼▼▼▼▼▼▼▼▼▼▼▼▼▼▼▼▼▼▼▼▼▼▼▼
根据建设部 《关于印发 <2006 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定、
修订计划(第一批)〉的通知》(建标[2006]77
号)的要求,本标准由公安部四川消防研究所会同上海市公安消防总队等有关单位共同编制而成。
本标准制订过程中,编制组遵循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深入调研了建筑防烟排烟系统
设
计和工程应用情况,认真总结了火灾事故教训和建筑防烟、排烟系统工程应用实践经验,参考了国内
外
相关标准规范,吸收了先进的科研成果,广泛征求了设计、监理、施工、产品制造、消防监督等各有
关
单位的意见,最后经审查定稿。
本标准共分9章和7个附录,主要技术内容有: 总则,术语和符号,防烟系
统设计, 排烟系统设计,
系统控制、系统施工,系统调试,系统验收和维护管理等。
本标准中以黑体字标志部分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本标准由住房城乡建设部负责管理和对强制性条文的解释,由公安部消防局负责日常管理工作,
由
公安部四川消防研究所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在本标准执行过程中,希望各单位结合工程实践认
真
总结经验,注意积累资料,随时将有关意见和建议反馈给公安部四川消防研究所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
金
牛区金科南路69号,邮政编码:610036),以供今后修订时参考
目录
1总则
2术语和符号
术语
符号
3防烟系统设计
一般规定
自然通风设施
机械加压送风设施
机械加压送风系统风量计算
4排烟系统设计
一般规定
防烟分区
自然排烟设施
机械排烟设施
补风系统
排烟系统设计计算
5系统控制
防烟系统
排烟系统
6系统施工
一般规定
进场检验
部件安装
风机安装
7系统调试
一般规定
单机调试
联动调试
验收
一般规定
工程验收
9维护管理
附录A不同火灾规模下的机械排烟量
附录B排烟口最大允许排烟量
附录C防烟、排烟系统分部、分项工程划分
附录D施工过程质量检查记录
附录E防烟、排烟系统工程质量控制资料检查记录
附录F防烟、排烟工程验收记录
附录G防烟、排烟系统维护管理工作检查项目
本标准用词说明
引用标准名录
1总则
、排烟系统,保证施工质量,规范验收和维护管理,减少火灾危害,保 护
人身和财产安全,制定本标准。
、扩建和改建的工业与民用建筑的防烟、排烟系统的设计、施工、验收及维 护
管理。对于有特殊用途或特殊要求的工业与民用建筑,当专业标准有特别规定的,可从其规定。
、排烟系统的设计,应结合建筑的特性和火灾烟气的发展规律等因素,采取有效的技 术
措施,做到安全可靠、技术先进、经济合理。
、排烟系统的设备,应选用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和有关准入制度的产品。
、排烟系统的设计、施工、验收及维护管理除执行本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
标
准的要求。
2术语和符号
术语
防烟系统
通过采用自然通风方式,防止火灾烟气在楼梯间、前室、避难层 (间)等空间内积聚,或通过采用机
械加
气送风方式阻止火灾烟气侵入楼梯间、前室、避难层 (诃)等空间的系统,防烟系统分为自然通风系统
和
机械加压送风系统。
排烟系统
采用自然排烟或机械排烟的方式,将房间、走道等空间的火灾烟气排至建筑物外的系统,分为自然排 烟
系统和机械排烟系统。
无送风井道,采用风机直接对楼梯间进行机械加压的送风方式
自然排烟
利用火灾热烟气流的浮力和外部风压作用,通过建筑开口将建筑内的烟气直接排至室外的排烟方式。
自然排烟窗(口)
具有排烟作用的可开启外窗或开口,可通过自动、手动、温控释放等方式开启。
烟羽流
火灾时烟气卷吸周围空气所形成的混合烟气流。 烟羽流按火焰及烟的
流动情形, 可分为轴对称型烟羽流、
阳台溢出型烟羽流、窗口型烟羽流等。
轴对称型烟羽流
上升过程不与四周墙壁或障碍物接触,并且不受气流干扰的烟羽流。
阳台溢出型烟羽流
从着火房间的门 (窗)梁处溢出,并沿着火房间外的阳台或水平突出物流动,至阳台或水平突出物
的边缘
向上溢出至相邻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