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蛋鸡育雏饲养管理.doc

格式:doc   大小:23KB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蛋鸡育雏饲养管理.doc

上传人:学习的一点 2021/7/28 文件大小:23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蛋鸡育雏饲养管理.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蛋鸡育雏饲养管理
  摘要:在农村发展蛋鸡养殖业 ,旨在促进地区畜牧业快速发展,促农业增收。
  关键词:蛋鸡 育雏 饲养管理
  
  近年来,清镇、贵阳各地大力发展农村养殖业,尤其是蛋鸡养殖,旨在促进地区畜牧业快速发展,促农民增收,笔者作为畜牧兽医技术服务工作者,为了提高养殖技术的指导,更好地为农民服务,通过理论学****与实践结合,对蛋鸡育雏饲养管理有一些见解。
  根据蛋鸡生理特点和从方面饲养管理出发,将0――6周龄的蛋鸡称为雏鸡。雏鸡生长发育快,抵抗力弱,对营养及环境条件要求高,如果饲养管理不当,容易发生死亡。是我们指导发展全镇的主要工作,因此,要想获得较高的成活率和保证其正常的生长发育,在养殖过程中必须抓住几个关键的技术环节。
  一、育雏舍的温度管理
  在贵州,温差虽然不大,但因为雏鸡的体温调节功能不完善,所以温度控制是育雏的关键所在。温度过低时,雏鸡不愿采食,互相拥挤聚堆,导致挤压死亡。温度过高时,雏鸡的食欲减退,饮水量增加,生长发育受到影响,还可引起呼吸道疾病和啄癖的发生。雏鸡对温度的要求是:第一周室内温度一般是在28
℃保温伞下的温度为33℃~35℃,第二周30℃~33℃,以后每周下降2℃~3℃,直至降到18℃~20℃为止,但是一定掌握平稳、均衡,防止忽高忽低。当温度适宜时,雏鸡活泼好动,精力旺盛,分布均匀,吃食饮水正常,睡眠安静,无异常叫声,在育雏室分布均匀,温度高时,雏鸡远离热源,伸翅和张嘴,呼吸增加,发出吱吱声,温度低时则相反,雏鸡聚在一起,直立。是否合适,要勤观察雏鸡的活动状态,如发现异常,就及时调整。另外要处理好保温和通风的关系,雏鸡呼吸时排出的二氧化碳,粪便和垫料在微生物、温度与水分的作用下,分解产生大量的氨和硫化氢等有害气体,会严重影响雏鸡健康。所以,要注意通风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寒冷季节应选择在中午前后,逐渐开启门窗,或在通风前将舍温提高1℃~2℃。切忌让冷风直接吹到雏鸡身上。
  二、适当的光照
  光照对蛋鸡的活动、采食、饮水、产单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光照可促进雏鸡生长发育,但是光照安排的不合理,对雏鸡生长发育会造成不良的影响。如光照过强易引起雏鸡啄羽、啄肛等啄癖发生。光照不足,会使雏鸡的活动减少,采食量下降,影响生长发育。合理的光照时间是1~3日龄23~24小时,4~14日龄16~19小时,15日龄以后8~10小时。光照强度按每15平方米鸡舍悬挂1个灯泡、距地面2米高,第1周用40瓦灯泡,第2周开始换成25瓦灯泡即可。
  三、适宜的密度
  适当的密度是保证鸡群健康、生长发育良好、均匀整齐的重要条件。如果密度过大,雏鸡拥挤、抢水抢食,空气污浊,卫生条件差,还易发生啄癖。应随着雏鸡日龄的增长,逐渐增加活动面积,给雏鸡充分的活动空间,以保证其正常的生长发育。每平方米的饲养量:1~2周龄30~40只,3~4周龄25~30只,5~6周龄20~25只。另外还要根据雏鸡体型的大小、季节及育雏舍的通风条件等适当调整饲养密度。
  四、适时开食和饮水
  雏鸡进入育雏舍后,在准备喂食前要先饮水,这样有助于蛋黄的吸收利用和给雏鸡补充水分,可提高雏鸡的食欲和消化功能。首次给雏鸡饮水要用温开水,%的高锰酸钾,有消毒饮水和清洗胃肠的作用。经过长途运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