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七子之歌》你可知“妈港(Macao) ”不是我的真姓? 我离开你太久了,母亲! 但是他们掳去的是我的肉体, 你依然保管着我内心的灵魂。三百年来梦寐不忘的生母啊! 请叫儿的乳名,叫我一声“澳门”! 母亲!我要回来,母亲! 闻一多 1899-1946 ?听歌说历史七子: 香港、澳门、台湾、威海卫广州湾、九龙、旅顺大连温故而知新: 列举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反“文革”前后的冤假错案 2、加快法制建设步伐①逐步建成完备的法律体系②“民告官”有了法律保证③确立了“依法治国”国策 3、进行政治体制改革①改进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政治协商制度②加强基层政权和基层民主建设——基层民主选举第 23 课祖国统一的历史潮流课标要求: 简述“一国两制”的理论和实践,认识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对中华民族复兴的重大历史意义。课标要求简述“一国两制”的理论和实践,认识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对中华民族复兴的重大历史意义。课标理解理论是对事实的推测、演绎、抽象或综合而得出的评价,包括事物的性质、作用、原因或起源等因素。实践则是人类自觉自我的一切行为,此课应为“一国两制”中党和政府已做的主要事情。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意义是多方面的, 课标要求从民族复兴角度,也就是从国家富强的角度即全方位地认识其意义。知识结构梳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香港、澳门回归祖国海峡两岸关系的新发展一、“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二、“一国两制”构想的实践第一子目录第二子目录第三子目录(形成过程、理论内涵、历史意义)一、一、““一国两制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的伟大构想阅读教材 P101 第一子目录,归纳“一国两制”是如何形成的? “一国两制”有何含义?该理论的形成有什么历史意义? 1、萌芽: 2、酝酿: 3、理论形成: 4、宪法保证: 5、正式确立: 20 世纪 50 年代中后期,毛泽东、周恩来提出“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设想 1981 年叶剑英阐述“九条方针” 80 年代初,邓小平全面阐述 1982 年全国人大五届五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984 年六届人大二次会议通过一、“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一)形成过程萌芽酝酿形成保证确立“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设想 1981 年叶剑英“九条方针” 80 年代后邓小平全面阐述 1982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984 年,统一大业的指导方针连连看(一)形成过程一、“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二)理论内涵“一国两制”是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简称。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这个统一主权的社会主义国家里,在祖国统一的前提下,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台湾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One Country Two Systems “一国两制”用英语如何翻译? 一国两制 A 大陆港澳台 B 社会主义制度资本主义制度 C补充不会动摇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 3、前提和核心前提和核心 1、主体主体 2、补充?(选择 的内容填在 处) “一国两制”关系: 中华人民共和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