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单一被试实验设计单一被试实验设计单一被试实验设计内容梗概壹、实验设计的基本逻辑贰、小 N基线设计的基础叁、小 N基线设计的类型肆、小 N基线设计的应用壹实验设计的基本逻辑一、科学研究的目的描述:描述研究对象的特点和状况,回答“是什么”; 解释:对现象的形成原因、发展变化相互关系作出说明,回答“为什么”; 预测:在构建的理论之上,对研究对象未来反应做出推断,回答“怎么样”; 控制:操纵研究对象某一变量的决定条件,使其产生理论预期的改变。思考:以下关于某 6岁儿童说谎行为的研究属于什么层次或能达成什么研究目的? ∨∨∨壹实验设计的基本逻辑二、变量语言?变量:变量即变动的量。就是一个可以去取同数值的物体的属性或事件,其数值具有不确定性;当变量中的某一个值确定,我们就称之为观测值。如: 多动症儿童注意集中时间: 3m ,5m ,8m …我们做实验设计的目的就是要探寻变量与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如: 某认知策略是否促进阅读障碍儿童成绩? 壹实验设计的基本逻辑二、变量语言?变量种类 1、自变量实验者所操纵,对被试的反应产生影响的变量,也称之为因素。同一因素的不同标准称为水平( Levels ),又叫实验处理。操作定义:采用明确、统一、量化的术语严格规定。一个概念应该由测定它所用的程序来下定义。只有下操作定义才能进行实验;知道操作定义,才可能重复实验结果;研究者可从另一角度重新下操作定义。 Emde (1992 )曾根据不同测定程序为婴儿害羞下了三个操作定义: 1、行为抑制 2、害羞观察 3、父母调查壹实验设计的基本逻辑害羞测量皮尔逊相关同卵双生子异卵双生子行为抑制 害羞观察 父母调查 壹实验设计的基本逻辑二、变量语言?变量种类 2、因变量实即被试的反应变量,是实验者操纵自变量的结果。因变量有客观指标也有主观指标。壹实验设计的基本逻辑三、实验设计的功能增大系统变异控制额外变量减小实验误差充分体现自变量与因变量的内在关系壹实验设计的基本逻辑 X P (X,Y) YY ) (YY??) ( ??YYY ) (YY??Y贰小N基线设计的基础一、什么是行为 1 、行为是人们所说所做——有一个主动动词 2 、行为有一种及以上的测量尺度——频率、强度、持续时间 3 、行为可有别人活自己观察、描述和记录——客观、具体 4 、行为对外界环境产生影响——行为会有后果 5 、行为受自然规律支配——行为会有原因 6 、行为有外显和内隐之分——可被别人观察或自我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