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6
文档名称:

公司安全生产管理制度—规章制度.doc

格式:doc   大小:93KB   页数:1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公司安全生产管理制度—规章制度.doc

上传人:蓝天 2021/7/29 文件大小:93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公司安全生产管理制度—规章制度.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公司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一规章制度
一、 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公司生产工作的劳动保护、改善劳动条件,保护劳 动者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和健康,促进公司事业的发展,根据有关劳 动保护的法令、法规等有关规定,结合公司的实际情况制订本规定。
第二条公司的安全生产工作必须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 方针,贯彻执行总经理(法定代表人)负责制,各级领导要坚持“管生 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生产要服从安全的需要,实现安全生产和文 明生产。
第三条对在安全生产方面有突出贡献的团体和个人要给予奖励, 对违反安全生产制度和操作规程造成事故的责任者,要给予严肃处 理,触及刑律的,交由司法机关论处。
二、 机构与职责
第四条公司安全生产委员会(以下简称安委会)是公司安全生产 的组织领导机构,由公司领导和有关部门的主要负责人组成。其主要 职责是:全面负责公司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研究制订安全生产技术措 施和劳动保护计划,实施安全生产检查和监督,调查处理事故等工作。
安委会的日常事务由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以下简称安委办)负责 处理。
第五条公司下属生产单位必须成立安全生产领导小组,负责对本 单位的职工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制订安全生产实施细则和操作规程。 实施安全生产监督检查,贯彻执行安委会的各项安全指令,确保生产 安全。安全生产小组组长由各单位的领导提任,并按规定配备专(兼) 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各机楼(房)、生产班组要选配一名不脱产的安 全员。
第六条安全生产主要责任人的划分:单位行政第一把手是本单位 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分管生产的领导和专(兼)职安全生产管理员 是本单位安全生产的主要责任人。
第七条各级工程师和技术人员在审核、批准技术计划、方案、图 纸及其他各种技术文件时,必须保证安全技术和劳动卫生技术运用的 准确性。
第八条各职能部门必须在本职业务范围内做好安全生产的各项 工作。
第九条公司安全生产专职管理干部职责:
协助领导贯彻执行劳动保护法令、制度,综合管理日常安全生
产工作。
汇总和审查安全生产措施计划,并督促有关部门切实按期执
行。
3•制定、修订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并对这些制度的贯彻执行情况 进行监督检查。
。经常深入现场指导生产中的劳动保 护工作。遇有特别紧急的不安全情况时,有权指令停止生产,并立即 报告领导研究处理。
5•总结和推广安全生产的先进经验,协助有关部门搞好安全生产 的宣传教育和专业培训。
参加审查新建、改建、扩建、大修工程的设计文件和工程验收 及试运转工作。
参加伤亡事故的调查和处理,负责伤亡事故的统计、分析和报 告,协助有关部门提出防止事故的措施,并督促其按时实现。
根据有关规定,制定本单位的劳动防护用品、保健食品发放标 准,并监督执行。
9•组织有关部门研究制定防止职业危害的措施,并监督执行。
,做好信息反馈工作。
第十条各生产单位专(兼)职安全生产管理员要协助本单位领导 贯彻执行劳动保护法规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处理本单位安全生产日 常事务和安全生产检查监督工作。
第十一条各机楼(房),生产班组安全员要经常检查、督促本机楼 (房)、班组人员遵守安全生产制度和操作规程。做好设备、工具等安 全检查、保养工作。及时向上级报告本机楼(房)、班组的安全生产情 况。做好原始资料的登记和保管工作。
第十二条职工在生产、工作中要认真学****和执行安全技术操作规 程,遵守各项规章制度。爱护生产设备和安全防护装置、设施及劳动 保护用品。发现不安全情况,及时报告领导,迅速予以排除。
三、教育与培训
第十三条对新职工、临时工、民工、实****人员,必须先进行安全 生产的三级教育(即生产单位、机楼(房)或班组、生产岗位)才能准其 进入操作岗位。对改变工种的工人,必需重新进行安全教育才能上岗。
第十四条对从事锅炉、压力容器、电梯、电气、起重、焊接、车 辆驾驶、杆线作业、易燃易爆等特殊工种人员,必须进行专业安全技 术培训,经有关部门严格考核并取得合格操作证(执照)后,才能准其 独立操作。对特殊工种的在岗人员,必须进行经常性的安全教育。
四、设备、工程建设、劳动场所
第十五条各种设备和仪器不得超负荷和带病运行,并要做到正确 使用,经常维护,定期检修,不符合安全要求的陈旧设备,应有计划 地更新和改造。
第十六条电气设备和线路应符合国家有关安全规定。电气设备应 有可熔保险和漏电保护,绝缘必须良好,并有可靠的接地或接零保护 措施;产生大量蒸气、腐蚀性气体或粉尘的工作场所,应使用密闭型 电气设备;有易燃易爆危险的工作场所,应配备防爆型电气设备;潮 湿场所和移动式的电气设备,应采用安全电压。电气设备必须符合相 应防护等级的安全技术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