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
文档名称:

体验与表现歌剧表演艺术经典论争之我见.doc

格式:doc   大小:2,549KB   页数: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体验与表现歌剧表演艺术经典论争之我见.doc

上传人:lu2yuwb 2021/7/29 文件大小:2.49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体验与表现歌剧表演艺术经典论争之我见.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体验与表现歌剧表演艺术经典论争之我见
体验与表现歌剧表演艺术经典论争之我见
  一直以来,在歌剧表演艺术领域中有着“体验派”与“表现派”两种主张的论争。这一争论事实上滥觞于表演艺术中关于演员是否需要投入真情并与作品中的人物融为一体的纷争,学术界围绕这一问题形成了“体验派”与“表现派”两大观念体系,持论者虽然各执一词,但只有经过艺术实践的疏浚,理论才能展现出其应有的魅力。歌剧艺术表演实践证明,“动于中而形于外”的体验论原则固然重要,但只是歌剧表演艺术中必要而并不充分的条件,歌者只有具备更为绝妙的形式创生能力,才能保证在歌唱与表演兼顾的情况下,更好地体现剧情和角色的心理状态,从而打动观众,顺利地完成歌剧表演。
  
  一、作为“体验”的歌剧艺术
  在表演艺术领域,“体验派”与“表现派”之争由来已久。作为“体验派”的代表人物之一,18世纪英国著名演员亨利?欧文认为,“一个能够把自己的情感化成他的艺术的一部分的演员”要比一个“自己永远不动感情而只是对别人的感情进行观察的演员更胜一筹”①。前苏联戏剧理论家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继承并发展了这一观点,创立了“体验派”艺术理论体系,主张把演员
“活的心灵的各种元素”和“自己的情绪记忆”②作为创造角色的一种材料,这样,演员才能在每次演出中都能设身处地地生活于角色之中。
  可见,“化身于角色”是体验派的理论基调。在歌剧表演艺术实践过程中,体验派的这一主张时常闪耀出炫目的艺术光辉。我国著名歌唱家赵青曾经师从多位国际声乐大师,她记录下了师从世界著名女高音歌唱家、意大利威尔第音乐学院Rita-Orlandi Malaspina教授的学****体会,“《火焰在燃烧》这首咏叹调前奏的两小节,你的情绪马上要想到许多年前的往事。阿祖切娜向人们讲述她母亲惨死的故事和恐怖的遭遇,歌声要带着她刻骨铭心的仇恨。乐曲中几个符点,象征内心的悲愤和仇恨,意大利语几个重读的地方,必须带着感情表达出来。所有的歌词和音乐的表达,都要服从阿祖切娜的人物内心世界。歌唱中几个渐强的地方要表达清晰,尤其是结束的高音,要唱得果断、有力,犹如阿祖切娜复仇的决心。”③在这段笔记的末尾,赵青记录了自己的感受:“上大师的课是一种享受,她让你懂得一切声音的技巧都是为音乐服务的道理。”④作者的点睛之笔道出了Malaspina大师的歌剧艺术品格,演员要细致入微地感受人物的内心,在歌剧人物的内心世界里歌唱。尤其是Malaspina关于歌剧《卡门》中咏叹调《爱情像一只顽皮的小鸟》的演唱心得,“从卡门心理着手,不要受音乐上的制约,怎么能吸引何塞就怎
思想而必须对之进行加工和塑造的东西),是他自己的脸,他自己的身体和他自己的生活。因此,演员就必须有一个双重的人格。他的第一自我是扮演者,他的第二自我就是工具。”⑦按照哥格兰的说法,演员的“第一自我”要“按照作者的勾划想象出将要扮演的人物”,而“第二自我”的任务则在于表现第一自我想象中的人物。表现派的这一主张对于后来的德国戏剧理论家布莱希特影响深远,他在其著名的表演方法“间离”法中指出,演员应与作品和角色保持一定的距离,这样才能更加理智而准确地掌控技术、驾驭角色。
  可见,与“体验派”所说的“化身于角色”不同,“表现派”强调的是跳脱角色的对象化处理。然而,两派间的区隔也并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