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第三章 声现象
习题(一)
1、声音是由发生体的 而产生的,物体的 停止,发声也就停止。
2、声音是靠 传播,不能传声。
3、声音在15c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 米/秒,合 千米/ 时。
4、声音在金属中比在液体中传播得 ;在液体中比在空气中传播得 。
5、要能区别自己的拍手声和高墙反射回来的回声,你至少要离高墙多远?
习题(一)答案:
1、振动;振动。 2、介质;真空 3、340; 1224 4、快;快; 5、17米
习题(二)
1、锣发声的时候,用手按住锣面,锣声就消失了 ,为什么?
2、北宋时代的沈括,在他的著作《梦溪笔谈》中记载着:行军宿营,士兵枕着牛皮制的箭筒睡在地上,能
及早听到夜袭的敌人的马蹄声。深括的这段记载有什么科学道理吗?
3、甲同学把耳朵贴在长铁管的一端,乙同学在长铁管的另一端敲一下这根铁管,甲同学听到了两下响声,
这是什么缘故?
4、用牙轻轻咬住铅笔上端,用手指轻敲铅笔下端 (图3-17),注意听这个敲击声,然后张开嘴使牙不接触
铅笔,而保持铅笔位置不变,手指用与前同样的力轻敲铅笔下端;比较这两次听到的敲击声,这个实验能
说明什么问题?
图 3-17
5、站在百米赛跑终点的计时员,如果他听到起跑的枪声才开始计时, 那么他开始计时的时间将比实际的起
跑时间晚多少?设当时气温为 15Co
6、把恰好设在海面下的钟敲响。钟声传到海底,再反射回海面。共经过 ,设海水中的平均声速为
1500/ 秒。
习题(二)答案:
1、手按发声的锣面,使锣面停止振动。所以锣声消失。
2、因为大地能够传声,且比空气传声的速度快。声音损失少。故士兵枕着箭筒睡在地上,能及早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