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馒头发霉了成品教案.doc

格式:doc   大小:31KB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馒头发霉了成品教案.doc

上传人:cjc201601 2021/7/29 文件大小:31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馒头发霉了成品教案.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备课时间: 上课时间: 课型:观察课
3、《馒头发霉了》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1单元《显微镜下的世界》中的第3课。教材选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发霉的馒头”作为探究材料,意在激发学生对霉的探究兴趣,并以此作为探究课题,引导学生走进并了解霉菌家族。教材分为四个部分,将书本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体现科学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本课的学****就要让学生在了解了霉的基础上,探究霉产生的条件,研究霉的产生到底于哪些因素有关系。
二、学情分析:学生见过发霉的食物,但对发霉的条件不清楚,也没有认真的探究过。
三、教学目标:
(一、)过程与方法
1、能够设计有控制变量的探究性实验,研究物体发霉的条件;
2、能够用图和文字表示显微镜下霉菌的特点。
(二、)知识与技能
1、知道霉菌是一种真菌,是不属于植物也不属于动物的一种微生物;
2、知道食物和物品发霉的原因,了解防止食物和物品发霉的方法;
3、会使用显微镜观察物体上的霉。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验到人类对霉菌的研究和利用;
2、在探究活动中体验与人合作与交流的乐趣。
四、教学重难点:
1、知道霉菌是一种真菌,是不属于植物也不属于动物的一种微生物;
2、知道食物和物品发霉的原因,了解防止食物和物品发霉的方法;
3、会使用显微镜观察物体上的霉。
五、教学准备:
发霉的食物、显微镜、霉菌切片、白纸、铅笔、实物投影、镊子。
六、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新课
谈话:课前,老师让同学们准备一块馒头,想办法让它长毛,你们做了吗?(学生自由交流自己的准备情况)
(二)提问:你们知道馒头上长的是什么吗?
1.学生回答。
2.教师小结:同学们都知道是馒头长毛就是馒头发霉了,那么,霉到底是什么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它。(板书课题:馒头发霉了)
(三)科学观察
观察馒头或其他物品上的霉
1.出示观察记录表,指导学生观察,填表。
颜色
形状
肉眼观察
放大镜观
显微镜观察
(四)汇报结果
1.学生充分观察后,填写表格,进行集体交流。
2.学生介绍自己的观察结果,相互补充。
(五)形成结论、联系生活
教师小结:霉也是一种微生物。霉有多种颜色,在空气、土壤、动植物体内以及食物中都可以找到它。组织学生阅读资料——《霉的功与过》
1.谈话:关于霉,大家或许还想知道更多。那就请你们阅读教材第9页上的资料,进一步了解有关霉菌的知识并进行交流。
2.教师适当补充相关资料,帮助学生拓宽对霉菌的了解。
3.提问:生活中你们还见到过哪些物体发霉了?
(学生自由回答,教师及时给予鼓励与表扬,提醒他们留心观察生活)
4.谈话:同学们对霉菌有了一定的了解,关于霉,你们有什么问题想提出来一起研究呢?
(小组内交流问题,集体汇报,选择共同关心的问题作为研究的内容)
5.小结:在刚才的交流中,大家都想研究霉菌产生的条件这一问题,下面我们就一起去探究霉产生的条件。
(六)拓展延伸
研究霉的产生条件
1.提问:你认为霉的产生和哪些因素有关?学生根据生活经验进行假设,师生共同选择比较恰当的因素。
2.组合条件:把学生们认为霉产生的因素分成几种条件,并把这几种条件排列组合,形成几种不同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