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
文档名称:

黑土.doc

格式:doc   页数: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黑土.doc

上传人:xxj16588 2016/6/20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黑土.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黑土:土壤水分状况较充沛,相对湿润,植被为草原化草甸,当地称“五花草塘”,土壤有机质的累积量较高,具有黑色而深厚的土层,腐殖质层厚达 30~ 70 厘米以上,底土常出现轻度潜育特征。黑钙土:分布在半干旱地区,植被以草原类型为主,也有草甸草原植物,有机质的累积量小, 分解强度较黑土大, 腐殖质层一般厚约 30~ 40 厘米; 石灰在土壤中淋溶淀积, 常在 60~ 90 厘米处形成粉末状或假菌状的钙积层,是黑钙土区别于其他黑土的重要特征。黑土黑土温带半湿润气候、草原化草甸植被下发育的土壤, 是温带森林土壤向草原土壤过渡的一种草原土壤类型, 目前我国土壤分类系统, 将黑土列入半水成土纲中。我国黑土分布在吉林省和黑龙江省中东部广大平原上。美国黑土分布在中部偏北的湿草原带,故称湿草原土。我国黑土地处温带半湿润地区。四季分明, 雨热同季为其气候特征。土壤母质粘重, 并有季节冻土层。夏秋多雨, 土壤常形成上层滞水, 草甸草本植物繁茂, 地上和地下均有大量有机残体进入土壤。漫长的冬季, 微生物活动受到抑制, 有机质分解缓慢, 并转化成大量腐殖质累积于土体上部, 形成深厚的黑色腐殖质层。土体内盐基遭到淋溶, 碳酸盐也移出土体, 土壤呈中性至微酸性。季节性上层滞水引起土壤中铁锰还原, 并在旱季氧化, 形成铁锰结核, 特别是亚表层表现更明显。所以, 黑土是由强烈的腐殖质累积和滞水潴积过程形成, 是一种特殊的草甸化过程。自然状态下, 黑土腐殖质层可厚达 1 米,养分含量丰富,肥力水平高。黑土开垦后,腐殖质含量下降, 因母质粘重, 土壤侵蚀明显, 这是黑土利用中需引起注意的问题。黑土是我国最肥沃的土壤之一,黑土分布区是重要的粮食基地。适种性广,尤适大豆、玉米、谷子、小麦等生长。黑土地在世界上仅有三大块, 除了东北黑土地外, 还有两块分布在乌克兰大平原和美国密西西比河流域,它们在开发过程中也曾经受到过水土流失的严峻考验。乌克兰大平原的面积约为 190 万平方公里,美国密西西比河流域的面积约为 12 0 万平方公里, 它们和东北黑土地一样, 都分布在四季分明的寒温带, 由于植被茂盛, 冬季寒冷, 大量枯枝落叶难以腐化、分解, 历经千百年形成了厚厚的腐殖质, 也就是肥沃的黑土层。黑土有机质含量大约是黄土的十倍, 是肥力最高、最适宜农耕的土地, 因此世界三大黑土区先后被开发成重要的粮食基地。与东北黑土地有所不同, 乌克兰大平原和美国密西西比河流域的地势平坦, 坡地较少,土壤主要受到风的侵蚀,在 20 世纪二、三十年代,由于过度毁草开荒、破坏地表植被, 水土流失严重, 这两个地区相继发生破坏性极强的“黑风暴”。 1928 年,“黑风暴”几乎席卷了乌克兰整个地区, 一些地方的土层被毁坏了 5至 12 厘米, 最严重的达 20 多厘米。在美国, 1934 年的一场“黑风暴”就卷走三亿立方米黑土, 当年小麦减产 51 亿公斤,举国震惊。为保护黑土地免受侵害,国外两大黑土区都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 围绕合理规划土地和建立科学耕作制度等开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