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骆驼祥子》有感
没有民族风格的作品,是没有根的花,它不但在本乡本土活不下去,而且无 论在哪里也活不下去一老舍
最近再次有幸拜读老舍的名著《骆驼祥子》,感觉还是那么的翔实、深刻、 鲜明。《骆驼祥子》是中国现代著名作家老舍的代表作。是老舍自己最钟爱 的作品。
“骆驼祥子”名列世纪百强第30老舍(1899-1966),原名舒庆春,字舍 予,北京人,满族,出身寒苦。他从小就熟悉城市贫民的生活。自己的切身经历 以及在这样的环境中耳闻目见的各种不合理现象,激起他对于社会恶势力的愤懑 和对于生活在底层者的同情。老舍以长篇小说和剧作著称于世。他的作品大都取 材于市民生活,为中国现代文学开拓了重要的题材领域。他所描写的自然风光, 世态人情,习俗时尚,运用的群众口语,都呈现出浓郁的“京味”。优秀长篇小 说“骆驼样子”,“四世同堂“便是描写北京市民生活的代表作。他的短篇小说 构思精致,取材较为宽广,其中的”柳家大院“,”上任“,”断魂枪“等篇各 具特色,耐人咀嚼。他的作品已被译成20余种文字出版,以具有独特的幽默风 格和浓郁的民族色彩,以及从内容到形式的雅俗共赏而赢得了广大的读者。
“骆驼祥子”是老舍先生的优秀代表作,而且是老舍的创作进入新的阶段的 里程碑似的标志。“骆驼祥子”真实地描绘了北京一个人力车伕的悲惨命运祥子 来自乡间,日益凋蔽衰败的农村使他无法生存下去,他来到城市,渴望以自己的 诚实劳动,创立新的生活。他试过各种工作,最后选中拉洋车。这一职业选择表 明祥子尽管离开了土地,但其思维方式仍然是农民的。他习惯于个体劳动,同时 又渴望有一辆像土地那样靠得住的车。买车,做个独立的劳动者,“这是他的志 愿,希望,甚至是宗教”城市似乎给了祥子实现志愿的机遇,经过三年奋斗, 他买上了车,但不到半年,竟被人抢去;但祥子仍然不肯放弃拥有自己的一辆车 的梦想,尽管他对自己的追求不无怀疑,几度动摇,但仍然不断振作起来,再 度奋斗。应该说,祥子以坚韧的性格和执拗的态度与生活展开搏斗,构成了小说 的主要情节内容。而搏斗的结局,是以祥子的失败告终的,他终于未能做成拥 有自己一辆车的梦。这部小说的现实主义深刻性在于,它不仅描写了严酷的生活 环境对祥子的物质剥夺,而且还刻画了样子在生活理想被毁坏后的精神堕落。
“他没了心,他的心被人家摘去了。” 一个勤劳善良的农村青年,就这样被改塑 为一个行尸走肉般的无业游民
祥子在文中被刻画成一个个性很鲜明的人物形象。他的身上具有很多基层劳 动人民的优良作风和人格品质。
“头不很大,圆眼,肉鼻子,两条眉很短很粗,头上永远剃得发亮。腮上没 有多余的肉,脖子可是几乎与头一边儿粗;脸上永远红扑扑的,特别亮的是额骨 与右耳之间一块不小的疤一小时候在树下睡觉,被驴啃了一口”几乎是没有 任何修饰,却细腻逼真,,他老实,健壮,坚忍,如同骆 驼一般•来到北京后,他选择了当时城市底层老百姓很普通的行业一拉洋车. 他自尊好强,吃苦耐劳,凭自己的力气挣饭吃,他最大的梦想是想拥有一辆自己的 车,,他与命运的抗争最终以 惨败告终.
“那辆车也真是可爱,拉过了半年来的,仿佛处处都有了知觉与感情, 祥子的一扭腰,一蹲腿,或一直脊背,它都就马上应合着,给祥子以最顺 心的帮助,他与它之间没有八点隔膜别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