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
文档名称:

古典园林空间布局的虚实相生.doc

格式:doc   页数: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古典园林空间布局的虚实相生.doc

上传人:xxj16588 2016/6/20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古典园林空间布局的虚实相生.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空白之韵———中国古典园林空间布局的虚实相生阎琦( 东南大学艺术学院, 江苏南京 210096) [ 关键词] 园林布局; 布白; 虚实[摘要] 在中国古典艺术当中, 合理运用空白, 可以使艺术的意境更加深邃辽远。“空白”在形似中求神似, 由有限中出无限, 使空间更具意义。本文就中国园林的布局手法受到的中国画布白构图思想的影响, 论述了中国园林布局中空白的独特韵味。[ 中图分类号] [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11X(2006)0S-0133-02 [ 收稿日期]2006-09-26 [ 作者简介] 阎琦(1981-), 女, 辽宁大连人, 东南大学艺术学院硕士研究生, 研究方向: 艺术学。意境或境界作为中国古典艺术史的审美特质, 深刻影响着我国的各类艺术。任何艺术, 只要禀赋了这种特质, 都会呈现出生动而又含蓄的韵致。中国古典园林也不例外。我们所说的意境首先是一个空间概念。从词源学的视角来看, 不论是“境”还是“界”, 都和实体的空间密切相联[1]317 。中国古典园林的审美境界是和中国古代美学中关于虚实、有无的空间意识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虚”与实”是中国古典造园理论中一对重要的理论范畴。它强调隐与显、藏与露、多与少、浓与淡的对立统一, 立足于生动地显示出山水万物、阴阳虚实的复杂交错, 以及造园者的独特感受, 以寥寥数笔, 达到言有尽而意无的意境效果。中国古典艺术讲究空灵生动, 用最简约的手法给人最大的想象空间。表现在绘画当中, 留白是一个常用的手法。留白使绘画利用空白拓展空间, 增强表现力。但“空白”并不是空洞无物的白纸, 而是作者巧妙经营的位置。它是画面虚的部分、隐的部分, 也是大象无形的部分, 它与画面落墨之处形成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齐白石画鱼、画虾从来不画水, 留下大片的空白, 但我们却可以通过鱼虾的游动之态, 展开想象, 从而感受到河水的流动与澄清; 被称为“剩水残山”的马远、夏, 他们的画一角山岩、半截树枝便成为了重要内容, 画面大部分是空白或远水平野, 但是谁不能在“剩水残山”中感受各种轻柔优美的愉快呢?“空白”在形似中求神似, 由有限中出无限, 使空间具意义, 以少胜多, 以虚代实, 计白当黑, 以一当十。正如笪重光在《画筌》中所说:“虚实相生, 无画处均成妙境”。绘画应该上下空阔, 四傍疏通, 最忌充天塞地, 布置逼塞, 这一绘画的美学原则也适用于园林的内部空间结构[1]321 。把人们审美感受中的想像、情感、理解等诸多元素引向更为确定的方向。中国园林的布局手法受到中国画布白构图思想的影响, 形了与西方园林大相径庭的艺术风格。以静观动, 以流动的画面和空灵的意境, 包含宇宙万物, 蕴含人生无限情怀, 可以说是中国园林独到的艺术追求。虚实存在于空间概念的思想体系下, 着重于物与空间的关系。宋人范文《对床夜语》所说:“不以虚为虚, 而以实为虚, 化景物为情思, 从首至尾, 自然如行云流水,此其难也”。“以实为以虚为虚, 就是完全的虚无实, 景物就是死的, 不能动人; 惟有以实为虚, 化实为虚, 就有无穷的意味, 幽远的境界。”[2]305 在造园艺术中虚实关系的处理到处可见。这是一种手法, 所谓疏与密、藏与露、浅与深都是相互联系的。虚就是空, 是空灵、清空或者说是无; 实就是实在、质实, 就是有。绘画中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