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2
文档名称:

谁的白日梦(外一篇).doc

格式:doc   大小:32KB   页数:1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谁的白日梦(外一篇).doc

上传人:学习好资料 2021/7/30 文件大小:3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谁的白日梦(外一篇).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谁的白日梦(外一篇)
  我在无意中看到了图书出版史上的一个神话。英国著名出版家汤姆?麦奇勒策划的一本书,在英国和美国分别销售四十万册,就被称作是“超级畅销书”。比较而言,历经百年,“已经被翻译成世界上各种主要语言,印数超过了一亿册”的《致加西亚的信》,不是神话又是什么呢?
  出人意料的是,用中文来计算,它只有三千多字。
  区区三千字,怎么做成书来出售呢?这是一个问题,但不是难题。我读到的中文译本,除前言和正文以外,还收录了跟正文相关的三篇文章、两篇“附录”,以及跟内容无关的六十九张照片,很轻松地“撑”到九十多页。虽然薄一点儿,但谁能说它不是一本书呢?出版商很聪明啊。
  实质上,这篇短文的畅销,完全是一个意外。一个名叫埃尔伯特?哈伯德的美国作家。在1899年2月22日那天吃晚餐的时候,跟他的家人一起讨论不久前结束的一场战争,也就是美国和西班牙之间的那场战争。哈伯德的儿子伯特说,美西战争中真正的英雄是罗文,是他“冒着生命的危险送信给古巴起义军领袖加西亚”。听了儿子的话,哈伯德“脑海中灵光一闪!是的,儿子说得对,真正的英雄就是那些做好自己工作的人――把信送给加西亚的人”。哈伯德离开饭桌,用了一个小时,写下了《致加西亚的信》。需要说明的是,当时文章没有标题。哈伯德
“不假思索将这篇没有标题的文章”发表在他主编的杂志《非利士人》三月号上。由此我可以认定,这篇文章只能算是哈伯德的心血来潮之作。连作者本人都不敢相信,他的一时心血来潮,竟然给他带来了源源不断的财富。从《1913年版前言》中,我了解到,《非利士人》三月号出版不久就销售一空,并且很快就接到要求加印的订单,数量也在逐渐增加,到这时候,哈伯德才从助手那里得知,“是关于加西亚的那篇”文章,引发了这次订购的狂潮。到后来,纽约中心铁路局头目乔治?丹尼尔一张十万份的订单竟然让哈伯德大伤脑筋。他的印刷厂规模很小,“只能在两年内供应出这些小册子”。这是多么让人激动的苦恼啊。当然,买卖双方最终找到了更妥善更快捷的解决办法。仅此一家客户,就前后发行了五十万册。到1913年,短短十几年时间,共销售了四千多万册……从商业的角度,说它字字千金,不算过分。换句话说,它可能是有史以来最值钱的短文。
  这本书的畅销,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集团购买”。这是一件耐人寻味的事情。上面提到的纽约中心铁路局仅仅是一个开端。在我读到的上海三联书店的版本中,有这样一段沾沾自喜的介绍:“俄国铁道大臣希拉科夫亲王在读了丹尼尔重印的文章后,又让人将它翻译成俄文,并且将《致加西亚的信》分发给他的所有铁路员工,让他们人手一册。”为什么铁路部门对这篇短文如此感兴趣呢?是个谜呀。这还没完,
“接着,俄国军队也引进了这篇文章:每一个被派往日本前线的俄国士兵都拿到了一本《致加西亚的信》。日本人在俄国俘虏的物品中发现了这篇文章,随后将它翻译成日文。根据天皇的指令,每一位日本政府人员都要人手一册《致加西亚的信》。”而美国总统布什显然也读过这篇文章。“我把它献给那些在政府建立之初与我们同行的人”,布什在回复某人的电子邮件中说:“我在寻找那些能把信送给加西亚的人,让他成为我们团队中的一员。那些坚毅正直、不需要其他人过多监督的人才是可以改变世界的人!”好家伙,连天皇和总统这样的大人物都对它重视起来了,这说明了什么呢?
  类似的事件,直到今天还在发生,就在我的身边发生。大概一个星期以前,妻子把《致加西亚的信》带回家,说是单位里发的,人手一册。还有一个附加要求,每个人都要写出一篇“读后感”。随便说一句,妻子所在的单位,不归当地政府管辖,是一个“直管”单位。这意味着,可能不仅是上百人,很有可能是上千人、上万人,免费得到了这本书。这件事情也牵扯到我。我的“任务”是替妻子写一篇读后感。妻子的要求是:“快看,快写。”
  这本书引起了我极大的好奇。我用了三个晚上,把书读了两遍。然后惊奇地发现,这本书之所以畅销,主要原因在于,作者完全站在老板的立场上说话,而这些话,又赢得了老板们的共鸣。这里说的
“老板”。当然也可以用“局长”或其它什么名目的领导来替代。
  哈伯德的短文紧紧抓住一件事实,罗文接到任务,一句多余的话没说,就出发了,而且成功地把信交给了加西亚,此举为美西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基础。然后大发感慨:“太伟大了!这样的人应该为他铸造一座不朽的青铜雕像,要把雕像立在全国各所大学里。”然后是站在老板的角度对员工横加指责:“敷衍了事,满不在乎,漠不关心,以及心不在焉的工作似乎已经成为一种惯例;除非你采取威逼利诱的方法让其他人帮忙,又或者仁慈的上帝能创造一个奇迹,派一名天使来帮助你,否则不会有什么工作成效。”这种指责通过举例的方式一直蔓延开来,到结尾处,作者似乎在向上帝祈祷:
  现代社会长期以来热切地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