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5
文档名称:

儿童安全防护完全手册.docx

格式:docx   大小:30KB   页数:1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儿童安全防护完全手册.docx

上传人:cjl201702 2021/7/30 文件大小:3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儿童安全防护完全手册.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 儿童安全防护办法——一起学****儿童安全防护完全手册
起学****儿童安全防护完全手册
[ 背景资讯 ] : 意外伤害已成为二十一世纪儿童的重要健康问题
目前,儿童意外死亡是我国0〜14岁儿童致死的首位原因。意外伤害不仅给儿童身心健
康造成严重损害,还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
随着求知欲的增强和好奇心的驱使,4〜6岁的学龄前孩子活动能力增强,活动范围增大,
他们非常渴望探索事物的究竟,便会攀高、窗外观望、随便吃药物及食品、触摸电器、玩火
等。所以,这一年龄段的孩子特别容易发生严重的外伤、急性中毒、触电、坠落伤及烧伤、
意外跌伤和交通事故等, 而这些意外伤害完全可以通过增强家长的主观防范意识来加以预防。
招数一:全家动员,预防烧烫伤
烧烫伤的种类:
临床上,烧烫伤分热液烫伤、化学性灼伤、火焰烧伤、电灼伤四种。它们各有各的特点,
预防的重点也有所不同,需要全家人协力防范。
热液烫伤:即孩子被热的液体,如热水、汤等所烫伤。
妈妈视线:
妈妈尽量不要让孩子在厨房和浴室里玩耍,热水瓶、热汤要放在孩子拿不到的地方,更
不要让孩子接触有高温蒸气的东西;孩子在身边时,不要拿刚煮沸的热汤、热锅,以免不慎
打翻而烫伤自己或孩子。洗澡放水时,应先放冷水再放热水,水温一般控制在 40℃左右。餐
桌上放热液时,须注意桌巾的长度,以免孩子好奇拉扯,把热液拉下而受伤。
小建议:
家里的餐桌上最好不要铺设桌巾。
化学性灼伤:即孩子接触危险化学品后被灼伤。
爸爸视点:
家里不要用空饮料瓶装危险溶液,以免孩子误食;也不要放强酸、强碱等危险物品。
火焰烧伤:即孩子被火烧伤。
爸妈关注:
所有易燃物品如酒精、汽油等,要远离火源,最好放在室外。大人吸烟时要远离易燃物
品,更不要躺在床上吸,以免不小心烫到孩子;绝对不要让孩子玩火柴或打火机。妈妈不要
在蚊帐中点蚊香,使用蜡烛时要注意稳定性。
过节了,爸爸务必告诉孩子不要靠近燃放中的烟花、鞭炮,也不可捡鞭炮或将鞭炮放在
口袋中。
电灼伤:即孩子误触带电的电线或插座而被灼伤。
爸妈关注:
家中电器设备常是起火触电的源头,使用延长线或多插头插座时,应注意负载量。妈妈
特别留意,不要让孩子摸到电线及插座,平时插座可用塑料盖盖住。
招数二:三道安全线,防止孩子跌落受伤
案例:妈妈见 4 岁的妮妮睡着了,便放心地出门买东西,没想到孩子不久就醒了过来,
还爬到窗台外面,幸好邻居阿姨发现后,及时打 119,叫来消防队员,才使妮妮得以脱险。
分析:由于家长粗心大意,常会造成一些不该发生的安全问题,需要引起足够的警觉。
第一道安全线:窗户和阳台
1、窗户边不要放孩子可攀爬的桌子、凳子等家具;
2、安装一定高度的窗户栏杆;
3、阳台的栏杆足够高,使孩子不易攀爬;
4、留意栏杆间的宽度,不让孩子钻出。
第二道安全线:台阶
1、台阶处,白天和夜晚都有足够的亮度;
2、台阶上不要放置任何东西,台阶上的地毯要铺平并没有毛边;
3、台阶至少一边有扶手。
第三道安全线:室内
1、不要让孩子攀爬凳子、桌子、床等家具;
2、地上有水马上要擦干;
3、浴缸和淋浴间装上扶手,铺上防滑垫。
医生提醒:
春节将至,特别提醒爸爸妈妈在过年忙于做家务和接待客人时,更要注意防范,避免孩
子发生意外。
招数三:三方合力,有效防范交通意外
案例: 2006 年 9 月,在上海某小区门口,一辆助动车与轿车发生碰撞,车踏板上站着的
一名男童被惯性甩出,伤势过重,不治身亡。
分析:家长交通安全意识的淡薄直接导致惨案的发生。而关注孩子的交通安全问题,是
社会、学校和家长三方的共同责任。
家长方面:
家长要以身作则,严格遵守交通规则,带孩子乘车要系上安全带。平时加强孩子的看管,
不要让他们在人多、车多的路上独自行走。黄昏以后,不要让孩子在有其他车辆通行的地方
骑车。定期检修儿童车辆、滑板车、旱冰鞋,避免因车闸失灵、零件缺损等原因发生事故。
学校方面:
托儿所、幼儿园和小学要经常进行交通安全的教育,并积极采取有效的安全防范措施,
如学校门前的路口设专人执勤,在学生上学和放学时,护送学生过马路等。
社会方面:
利用新闻媒体开展交通安全常识的普及宣传,加强安全管理。
关于玩具安全的建议
很多家长会给孩子选购玩具,而玩具的安全问题值得共同关注。如何给孩子建造一个安
全的玩具世界?有如下一些建议:
“三要”
1、要选择适合孩子年龄、能力、技巧和兴趣的,有安全认证标志的玩具;拆封后将塑料
包装纸扔掉,以免引起窒息;
2、要仔细阅读玩具说明书,了解安全方面的指示,并监督孩子的游戏过程,确定他们已
经知道如何正确使用玩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