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处置措施.doc

格式:doc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处置措施.doc

上传人:fy5186fy 2016/6/20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处置措施.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处置措施(一) 粉尘职业病危害事故 1、作业现场呼吸性粉尘浓度超过接触浓度管理限制 10 倍以上, 立即停止作业并向矿调度室汇报, 调度室通知有关领导进行分析并处理。 2 、按照职业健康查体周期,组织职工进行职业健康查体,发现疑似尘肺病人, 应及时进行复查确诊并调离粉尘岗位。确诊后应及时上报并进行治疗。(二) 有毒有害气体中毒职业病危害事故 1 、采取有效个人防护进入事故现场的应急救援人员必须根据发生中毒的毒物, 选择佩戴个体防护用品。进入半水煤气、一氧化碳、硫化氢、二氧化碳、氮气等中毒事故现场, 必须佩戴防毒面具、正压式呼吸器、穿消防防护服; 进入液氨中毒事故现场, 必须佩戴正压式呼吸器、穿气密性防护服,同时做好防冻伤的防护。 2 、询情、侦查救援人员到达现场后,应立即询问中毒人员、被困人员情况;毒物名称、泄漏量等,并安排侦查人员进行侦查,内容包括确认中毒、被困人员的位置;泄漏扩散区域及周围有无火源、泄漏物质浓度等, 并制定处置具体方案。 3 、确定警戒区和进攻路线综合侦查情况, 确定警戒区域, 设置警戒标志, 疏散警戒区域内与救援无关人员至安全区域, 切断火源, 严格限制出入。救援人员在上风、侧风方向选择救援进攻路线。 4 、现场急救(1)、迅速将染毒者迅速撤离现场,转移到上风或侧上风方向空气无污染地区; 有条件时应立即进行呼吸道及全身防护, 防止继续吸入染毒。(2)、立即脱去被污染者的服装; 皮肤污染者, 用流动清水或肥皂水彻底冲洗;眼睛污染者,用大量流动清水彻底冲洗。(3 )、对呼吸、心跳停止者,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和心脏挤压, 采取心肺复苏措施,并给予吸氧气。(4 )、严重者立即送往医院观察治疗。 5 、排除险情(1)、禁火抑爆。迅速清除警戒区内所有火源、电源、热源和与泄漏物化学性质相抵触的物品,加强通风,防止引起燃烧爆炸。(2)、稀释驱散。在泄漏储罐、容器或管道的四周设置喷雾水枪, 用大量的喷雾水、开花水流进行稀释, 抑制泄漏物漂流方向和飘散高度。室内加强自然通风和机械排风。(3 )、中和吸收。高浓度液氨泄漏区,喷含盐酸的雾状水中和、稀释、溶解,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产生的大量废水。(4)、关阀断源。安排熟悉现场的操作人员关闭泄漏点上下游阀门和进料阀门, 切断泄漏途径, 在处理过程中, 应使用雾状水和开花水配合完成。(5 )、器具堵漏。使用堵漏工具和材料对泄漏点进行堵漏处理。(6 )、倒灌转移。液氨储罐发生泄漏,在无法堵漏的情况下,可将泄漏储罐内的液氨倒入备用储罐或液氨槽车。 6 、洗消(1 )、围堤堵截。筑堤堵截泄漏液体或者引流到安全地点,储罐区发生液体泄漏时,要及时关闭雨水阀,防止物料沿明沟外流。(2) 、稀释与覆盖。对于一氧化碳、氢气、硫化氢等气体泄漏, 为降低大气中气体的浓度, 向气云喷射雾状水稀释和驱散气云, 同时可采用移动风机, 加速气体向高空扩散。对液氨泄漏, 为减少向大气中的蒸发, 可用喷射雾状水稀释和溶解或用含盐酸水喷射中和, 抑制其蒸发。(3) 、收容(集) 。对于大量泄漏,可选择用泵将泄漏出的物料抽到容器或槽车内; 当泄漏量小时, 可用吸附材料、中和材料等吸收中和。(4)、废弃。将收集的泄漏物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用消防水冲洗剩下的少量物料,冲洗水排入污水系统处理。(三) 高温职业病危害事故 1 、轻症